心血管疾病,家庭护理,针对5个常见症状采取措施
心血管疾病,不能逆转,面对这样的困境,只有针对病情,做好病情管理,才能减轻疾病的危害。在生活中,家庭成员如能够掌握基础护理要领,就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并关键时刻,及时发现病情异常,防止病情恶化。现在就结合心血管疾病的5个常见症状,解释相关护理要点。
第1个常见症状—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是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及左上肢,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变化、吸烟、饮酒、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患者出现心绞痛,应协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家中备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0.5mg;如服药后,疼痛不能缓解,可再含服0.5mg;如连续服用3次,仍然不能缓解疼痛,就要想到心肌梗死发作的可能,需立即联系急救。
心绞痛发作,在很多情况下,缺少典型特征,疼痛可能发生在胸前区以外的部位,如左上臂或后背;有些患者可能因同时患有糖尿病,因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感觉迟钝,应引起警惕,如患者出现不适,自己无法判断时,最好及时就医。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硝酸甘油应随身携带,平时要将药品放在暗色瓶子中,置于干燥处保管,以防药物失效。患者出现不适时,首先停止活动,保持镇定,避免慌乱引起患者焦虑或紧张,加重病情。
第2个常见症状—心悸,患者感觉心跳频率加快或心跳不规则,诱发因素可能是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喝酒、喝浓茶或咖啡;或是药物影响。患者出现心悸,护理时需进行精神安抚,帮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采取左卧位;最好是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同时,需观察患者的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节律变化,如出现气急或发绀,不能平卧,则需要吸氧。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安排,保证营养,控制钠盐,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低钾,避免饱餐。
第3个常见症状—气促或呼吸困难。这种症状是患者感觉呼吸费力,严重的时候,会出现鼻翼扇动或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症状特点是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缓解;仰卧时症状加重,坐位时减轻。护理时,需帮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呼吸姿势,坐位或半坐卧位,两腿下垂,会因重力作用而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和水肿程度,改善呼吸困难。此外,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当温、湿度,鼓励患者多翻身、咳嗽、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减缓全身肌肉的紧绷程度,减轻焦虑,并据缺氧程序,指导氧气吸入。饮食安排,注意防便秘,多吃易消化和不易发酵食品,呼吸困难时给予半流质,还要预防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病情允许情况下,要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第4个常见症状—水肿。护理时注意患者体重测量,评估水肿情况,并记录进食和进水量,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时参考。饮食安排,注意低盐饮食,除控制烹饪用盐,还要避免含钠多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啤酒、发面食品、腌制食品、香肠等。饮食少量多餐,尽量清淡。休息时,注意抬高下肢;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第5个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护理措施是采取舒适姿势,如半坐卧位或坐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20~24℃,湿度40~50%。鼓励患者喝少量温水,湿润呼吸道,减少刺激,缓解不适。饮食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或产气食品。同时,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对痰量较多或咳痰无力的患者,要防止呼吸道阻塞,需定时协助翻身或拍背,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