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36)----关于病疼及治疗
人情世故(36)----关于病疼及治疗
根据我们的经验,癌症患者只要不生气、能吃、能睡、能拉,则无论检查出来有多严重的肿瘤或癌细胞,都有机会痊愈。所谓的能睡是指在正常的时间睡,也就是在夜间十点以前能入睡,而且可以持续数小时以上。
从血气的观点来看,只要不是活到年岁已接近生命极限的人,如果不生气、能吃、能睡、能拉,再做点经络治疗,使人体能正常的吸收营养,则明天的血气必定比今天高,今天能活过来,明天就一定不会死。只要血气能够持续的一天比一天高,就一天一天的远离死亡,最终必定有痊愈的一天。这就像佛家所说的“活在当下”,只要把当天活好了,也就是正确的使用人体,就能把疾病去除。
治疗癌症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再借一句佛家的话语,人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小宇宙,万法俱足,何需外求。治疗癌症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能力和功法,只要平心静气的活好每一天,给身体安详平静的空间,足够的养份,它自有去除疾病的妙法。给得了癌症朋友的一句忠告:不要把癌症当成上苍给予您的惩罚,应该把它当成您人生的一个考验和机会,它有机会让您在活着时重新审视自己,找出问题解决它,您才会得到真正的平静和健康
际上所有的慢性病严格说来只是一种病,就是血气不足,不同的慢性病就是不同程度的血气不足。既然都是同一种病,当然保健的方法就大同小异了,保健的真正意义就是正确的使用身体而已。我们深信极其复杂的人体可以用那么简单的方法“制造”出来,它的使用和维修方法必定不会比“制造”更复杂。
由于大肠是人体最脏的部位,当其发生病变后,只会使其更迟钝,失去拉肚子的反应能力,当细菌入侵时,不会造成人体任何不适的感觉。这种情形,在传统的观念里反而认为是肠胃好的表象,不会采取任何治疗手段,因此使得病情得以长期发展。至今我们所见严重的疾病,其最早的起因很大的比例来自大肠和小肠。
肿瘤或癌细胞治本的方法主要是养成下列生活习惯●严格执行一式三招,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对付疾病,不使疾病残留后遗症。●不食用生的动物性食物。●不轻易动怒,不能避免的动了怒,则必需在未开始生病前就采取正确的消气措施:☆按摩肝经,或找中医针灸师在脚上太冲穴针灸,留针十五分钟。☆食用陈皮梅疏泄肝气。
由于肿瘤和癌细胞的产生都在人体血气能量很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当生活习惯改变了,也解决了营养的吸收问题时,血气能量会快速上升。随着人体快速的脱离低血气水平,肿瘤和癌症很快就出现了变化。肿瘤会逐渐充水变软变大,其中有些人甚至会快速充水发胖,当肿大、变小,反复的进行相同的过程,肿瘤会逐渐减小直到消失为止,这是人体将固体垃圾一层一层充水稀释后经由血管排出的必要过程。癌细胞则会很快的出现缩小的现象
血气愈低的疾病,通常较血气高的疾病好得快,这是由于当血气恢复上升的趋势以后,必定先跨越较低的血气水平。以我们的经验,多数的癌症,只要严格改善生活习惯,三个月之内就会出现变化,四个月至一年癌细胞或肿瘤就会消失,比尿毒症及糖尿病都好得快些。
心想事成,这和咱们从小接受的唯物主义好像有点不匹配,其实呀,我们不能一味的深陷在什么主义里,因为很多理论是人造的,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打磨。而且,我们这里说的健康是“想”出来的,也不是传统的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唯物主义,“想”是什么呢?是神经活动,神经活动是有物质基础的,那就是神经,所以心“想”事成其实也是唯物主义。
为什么神经活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呢?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包括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内分泌、生殖等等,而我们的思想情绪本身也是神经活动,这些神经活动都是互相影响的,也就是说你的思想情绪会影响到各种生命活动。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是没有用现代神经学说来解释罢了,情绪体验,确实能够激活生理感觉影响生理功能。举个简单的道理,拿“喜”来说,
举个简单的道理,拿“喜”来说,高兴点应该是好事吧,未必,太高兴了也会损害健康,比如“喜”伤心,当然这和心不是说的解剖学上的心,指的是精神,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从而出现心悸、失眠等症。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不就是因为中举而狂喜犯病了吗。有关研究表明,所有的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宽,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情绪稳定,不大喜大悲,不怒不忧,淡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第一步!
人心越“静”,生活越安稳对于有些人来说,静心或许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总认为静心是宗教界的事情,还认为静心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心静是一种你面对人生的态度,并非我们所想的利用专门时间来打坐修心。静心是一种心灵的休憩,是忙碌生活中很管用的一种减压心术。
所以,繁杂的世界,琐碎的人生,之所以烦,是因为心没有静下心来。即使你再忙,也不要着急,也要心静。兔子跑得快,可是它会因为心急撞在树上,乌龟虽然行得慢,可是却能到达终点。人心最远的路程,莫过于到达自己心海的彼岸。
人不要思苦,快乐才是幸福的源泉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逃离苦难,苦难是必然有的。所以给自己的人生设计,总想逃离,其实是让自己更苦。人的一生,不必逃离,该你承受的就得承受,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摸到哪根柱子都以为是天外之音,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佛祖的手指。心苦的时候找点乐,人生不是逼着自己前进的过程,而是一步一步在困苦中解脱自己的过程。
真正能让自己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药物的很多成分并不是细胞修复所需要的成分,只要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一段时间,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到时候,受损器官通过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很多疾病,也有可能彻底康复。
药物很多时候只能将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本无法治愈,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失眠、癌症等常见病。况且,“是药三分毒”,药吃得越多越久,身上的病也越多,往往这里治好了,那里又出问题。如果一味吃药,忽略营养素的补充,你的细胞、血液、血管就不可能健康,你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相继出现异常。现实中很多病人最后都是多系统损伤、多系统衰竭死亡的。
如果一味吃药,忽略营养素的补充,你的细胞、血液、血管就不可能健康,你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相继出现异常。现实中很多病人最后都是多系统损伤、多系统衰竭死亡的。所以,身体有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用药,而是要用营养素来解决。临床看病时,很多病人一来就问:医生,饮食上我该注意什么?其实这点是非常正确的,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这也是健康的支柱。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忌口,保持均衡营养很重要。
老子的治病处方可以简述如下: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身体自然不例外,好的和“不好”的本是一个整体,它们供职于大脑这个总司令麾下,各尽其责,也因为尽职而生存,共同维护着人体的正常运行。但当“总司令”有所偏瘫的时候,好的和“不好”的就面临着超负荷工作的压力,相生相克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因而发生病变。而这个“偏袒”就是欲念、妄念、病念。因此,去欲念,消妄念,除病念,才是健康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