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中医五脏补泻法则解析报告

(0)

相关推荐

  •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一.五脏五味配属浅识五脏配属五味,现在所通行的乃依据<黄帝内经·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篇"与"脏气法时论篇"的经文配属:但<辅行诀>所载五 ...

  •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

    下面看第二段,248页.是讲五脏所欲之治法.也就是五脏在其有病的时候,他希望用什么样的药味对它有好处.希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也就是适合用什么药味来治疗.下面我读一下: [原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 ...

  •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1)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 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 ...

  • 汤液经法图(8): 独特的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黄连阿胶汤是以补心为主的方剂,补心应以咸为主,但黄连阿胶汤的组方用药中并没有咸味药,而是以苦味药(黄连.黄芩)与甘味药(阿胶.鸡子黄)配伍,苦甘化咸的形式来实现咸补心的功效. 那么,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虚实补泻(33)

    咱们讲了五味气化的原理,再谈谈陶弘景辅行诀认识.治病的思路,不一定去学他的死方.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有误差的,咱们再慢慢沉淀.研究,知道了生理的形成就知道病理了.生理就是体用之味平和了这个脏就正常,肝脏 ...

  • 《辅行诀》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

    ------------- 导读:<辅行诀>小五脏补泻方的组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我们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 ...

  • 《辅行诀》大小补泻汤方

    <辅行诀>曰: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汤别集:痹厥者方(47)

    心肾阳气不行的少阴脉有外感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没有外感就用四逆汤.四逆汤就是两辛一甘的小泻脾汤,泻了脾就补了肾,因为土就不克了水,泻了土水就上来了.水包括了肾的阴阳二气,两甘一辛是小补脾汤,也就是人参 ...

  •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

    作者:徐浩 张卫华 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大补心汤;大补脾汤(42)

    一个腿疼的病人中风以后引起了脸.上身和眼的水肿,这就是太阳阳明合证,吃了五天的越婢加术汤,就是越婢汤加白术和半夏.后来他说髀骨疼痛,就是胯骨根部,咱们按照桂林古本伤寒论寒症篇里面的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 ...

  • 王四进经方讲座-33-辅行诀之虚实补泻

    咱们讲了五味气化的原理,再谈谈陶弘景辅行诀认识.治病的思路,不一定去学他的死方.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有误差的,咱们再慢慢沉淀.研究,知道了生理的形成就知道病理了.生理就是体用之味平和了这个脏就正常,肝脏 ...

  • 辅行诀:大补心汤

    原方: 治胸痹(一作"治胸痹不得卧"), 心中痞满("痞满"一作"痞坚"), 气结在胸(与后面的"心痛无奈"一起,均为小 ...

  • 辅行诀:小补心汤

    原方:小补心汤: 治胸痹(指胸中痞闷满痛不得息(呼吸困难),包括现在心绞痛.心肌梗死之类的病症在内) 不得卧(指胸中痞满不得息,类似于仲景支饮证中所说的"咳逆倚息,但坐而不能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