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水画“逸格”的形成原因
相关推荐
-
一口气读懂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
(一)文人画鼻祖画家--唐代诗人王维 在中国古代,唐代有一位全才田园诗人,他创作出许多千古流传的经典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文人和文人画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作者的角度,中国的卷轴画有宫廷画.画工画.文人画等区别.其中,最有意味的当然是文人画.这一派的参与者自然尽皆文人士子,他们可能失意,或许清寒,但基本无衣 ...
-
元代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山居图>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纵29.6厘米横98.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代山水画在继承唐.五代以及宋代绘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
-
【评论图文】元代山水画“逸格”的形成原因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时代总是对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艺术也总要反映出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各种特征.而处于社会动荡中的元代山水画正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演变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唐宋的山 ...
-
重回松江——程十发藏元代山水画研究展:清逸淡远
清逸淡远 曹知白与倪瓒,是元代浙西一带招揽文士雅会闻名的豪绅,在当时影响甚大.曹知白为元代师法李郭派山水四大家之一,倪瓒则是元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路的最高峰.倪瓒元末时为避兵乱,曾一度游居九峰三泖间,与 ...
-
重回松江——程十发藏元代山水画研究展:古拙秀逸
古拙秀逸 钱选为宋末元初以青绿画风见长的画家, 其画一变南宋水墨苍劲院体画风, 上追六朝隋唐山水格调,复古趣味秾厚. 所作山水,线条方刚拙直,构图工整简旷, 设色明快艳丽,情调柔和秀逸,有唐人气息. ...
-
弘仁 清代山水画逸品类的杰出代表
弘仁(1610-1664)明末诸生,明亡后出家为僧,号渐江,一号无智,人称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人.善山水,初学宋人,晚法倪瓒,尤好绘黄山松石.精山水外,兼写梅花和双 ...
-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元代山水画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139.4cm×57.3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 倪瓒 安处斋图 25.4cm×71.6cm 元 倪瓒 江渚风林图 59.1cm×31.1cm 元 倪瓒 <二十四景图页&g ...
-
元代山水画中的不重物象吗,后人明朝末年以来几百年都搞错了!【一点资讯】
有人说元代人作画不重物像,随意而为,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元人作画大多写自己生活的区域山水,是比较重写生,更注重理法,这是传承宋代精髓. 我们根据杨维桢在给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作序时所说的话来 ...
-
惊艳的花鸟画,形象逼真,笔意松动逸格
孔小瑜(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擅长花卉博古,追求形象逼真,笔意松动逸格.并刻苦练就了强记默写的本领,从三代青铜器外,广涉人物.翎毛.走兽.鱼虫手到形俱,呼之欲出,无所不精 ...
-
元代山水画选读
<霜浦归鱼图>元 唐棣 绢本设色 纵141厘米 横8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工画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 ...
-
元代——山水画的转型
在前面介绍<山水画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文章中,我提到"以元代为界,之前的画家客观地描绘自然的山水,是无我之境的体现:之后的画家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主观的情愫,是有我之境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