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精辟)
人生需要智慧,而智慧不是随口一说,它需要紧紧地结合现实,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独立进行分析,任何的变化之外都还可以有无限的更多变化。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智慧模式,根本不需要追求什么本源,也不需要你有多智慧,就已经可以极大改善自己的生活和提高自己的层次。
所以很多时候我的文章都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但这已经足够让一个普通人在自己的环境当中轻松秒杀其他的人,龙跃寒潭,提前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诚信的可贵
诚信,永远是个不会褪色的优良品质,如同钻石璀璨,也如同蜜糖可口,有人把它视若明珠,用一生的时间维护自己诚信,搞得精疲力尽,也有人把它早早抛弃,无下限的疯狂挣到自己的满车黄金,那么诚信到底有什么可贵之处,我们到底该不该保持这项品质呢?
二战英雄巴顿将军就是一个极讲信用的人。在一次盟军会议上,烟瘾很大的巴顿抽光了自己的烟,便向身边一位英国军官讨烟抽。英国军官慷慨地将自己的烟放在桌上,随便他抽。会后,巴顿对英国军官说:“谢谢你的烟,味道真是好极了!以后有机会,我会送你一些雪茄烟。”
英国军官以为他说客气话,并未放在心上。
过了几年,英国军官收到一箱从美国寄来的上好的雪茄烟,是巴顿将军寄来的。原来他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英国军官的地址。英国军官既意外又感动,逢人就说:“巴顿将军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看到了诚信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更深的启发,很多时候诚信并不是非要搞成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有时候一句走心的无意之谈,往往就能打动人心。
相反如果经常性的因为一些小承诺而失信,那么最后必然会让自己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如果你不想活了,自然没事,毕竟任何的一切都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但如果你还想好好生活,那你以后的日子必然憋屈。
二,失去诚信的危害
社会当中唯利是图的永远不会缺少,这些人大多数没什么文化,素养,但因为站到了风口,虽然是猪也能一飞冲天,这些人不看重诚信,讲究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觉得诚信就是个碍脚石。
然而在现在这个越来越透明,且正气渐起的年代,任何的花里胡哨,自作聪明,往往都会把自己搞得一身骚。
基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必定是信用体系的年代,任何的标准都势必会参入信用,没有诚信的人,不仅自己的圈子混不走,更有可能会让自己受到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过去也曾有着千金买骨的故事,讲的就是诚信的重要
当然虽然诚信极其重要,然而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也不能盲目的贯彻诚信,因为很多时候诚信过头,往往也会适得其反,如果你落入了别人的骗局,那么你的诚信往往就会成为砍向你的双刃剑。
而且说实话,就我观察社会上应该是没有可以完全做到诚信的人,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可以做到80%以上的诚信,80%以上的言出必行,基本上就可以秒杀绝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虽然相信诚信,但诚信往往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都是累人的。
记得我前阵子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商人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记住两点:守信和聪明。”
“那么什么叫守信呢?”儿子焦急地问。
“如果你与别人签订了一份合同,而签字之后你才发现你将因为这份合同而倾家荡产,那么你也得照约履行。”
“那么什么叫聪明呢?”
“不要签订这份合同。”
其实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诚信原本是种优良的品质,但如果这种品质倘若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心里包裹,甚至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那么反倒过犹不及,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诚信,更需要有颗睿智的心,小聪明要不得,盲目的诚信更会让自己落入深渊。
《红楼梦》中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说的是看得透”,“人情练达”讲的是有圆通。如要达到如此境界,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不断地磨练和修正。
而事实上但凡行走社会,仅仅光靠自己的摸索是绝对不够的,因为等你经验成熟了,都至少是双鬓发白,热血已凉,那个时候就算成功了又有什么意思呢,50岁的1000万,根本不如20岁的100万。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靠自己去思考,更要懂得如何借风行船,借梯登高,巧妙地借用高人,贵人的力量来施展自己的抱负,而说到借力的方法,思前想后,在现在这个时代,恐怕也没有什么能比读书更有性价比的投资。
毕竟现实当中的贵人,在你还没有成长起来以前,没几个会真正鸟你,特别当你还是一粒沙的时候,根本没人看得到你,只有当你已经变为珍珠时,才会有贵人把你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