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诗歌选读|| “七十二位低眉的佛菩萨,慈悲六道”。

远渡
木易
七十岁的早上
毡衣盖体 暖帽蒙头
昏昏暗暗 摇摇晃晃
手中的老手杖
前半生春时登天 秋时潜渊
如今这龙头磨的愈发乌亮
撑到了我的后半生
我用头皮 手指 体液
和扭曲的小脚趾
走进了祁连雪山
劈开了冰川时代
使得山下的百姓
六畜不蕃息 嫁妇无颜色
我在祁连之巅的佛塔入定
这里四面环绕
一面是冰河
一面是佛塔
一面是田野
一面是丹霞
梵音清唱
贫穷的人儿 总有办法
让自己活着
一代代迁徙 逃难
妻孥复随 十步九颠
他们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批移民
他们走过了大西洋
走到了印度 巴基斯坦
可怜的人儿 水土不服
游走了半生 异国他乡
回来时
已暮年 目视昏花
七十二位乳头娃娃
低眉颔首
带着七十二颗佛祖菩提
像极了
七十二位低眉的佛菩萨
慈悲六道
我的老手杖布满眼泪
射牛斗之墟
从今以后
赐予忠诚的人
风调雨顺 自由繁衍

太阳·石
木易
原始的母亲
请告诉我村前那块黑亮石头及
她流着血泪的秘密
数百年来
凡是出走的后生
都会分割 打磨
挂在脖子上
神秘的村庄
忧伤的村庄
血红的村庄
出走的后生纷纷躺倒在路上
在村外的老槐树下
面带愁容
哭声如涌
震断了骨头一节又一节
含泪思念着生养的故乡
荒地里发出了黑色孤儿的灵魂
他们苦苦挣扎
死死不肯原谅这一世的命
上路吧 上路吧
坐上长长的宝船
走那最宽的大路
甜处安身 苦处花钱
群山叠嶂里
隐隐约约闪现着生养你的故乡
村子是千年以前
太阳神发了怒火
起了森林的古木
九层天空之下
人们沉思 忏悔
并世代供奉敬仰
太阳神及之子
村子里一泓一泓的清泉干枯
以水为主的诗僧
也夹着桃花
骑着猛虎
出了庙门
啊 沉思
山川悠悠
河水悠悠
村前黑曜般的石头
化出了人形
如我前世的爱人
澄明清澈
守护着
我及我的生命

太阳·子
木易
故乡的土地和白色的羊群
每天都在浅吟着母亲的歌
这是母亲的十四首夜曲中最抒情的诗
白天太阳升起
启辟鸿蒙
晚上月亮紧紧追随
在母亲的歌里
我在贫瘠的土地里
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棵高粱
在漆黑的夜晚里
血红血红的
宛如宿命终止的秘穴
在夜的包裹下
晃动
它像极了母亲歌里流血的太阳神
我把它种在脚上
拔不出也不生根
我每天恍如置身血海之内
鼓 钵以及震荡的雷鸣声
我找到了相比血红之外
更危险的颜色
这株永远不会开花的高粱
是我前半生遗失的青春
我和故乡
隔着母亲的最后一首歌
我和现在
隔着血红的白昼
在这空旷的野地上
如囚牢扼守善良
守着最后一方太阳后裔
黄皮肤的母亲啊
赤脚的哥哥啊
我泪水锵锵
决定挖去眼睛
或者有人愿意买
但愿你们不要看到这一幕
这并不是诋毁美丽的河流
除了我的红头发和
出血的心脏
所有的附属物
出价就行
我不会为了一粒谷子和你讨价
你也不要因为我厚重的眼神而犹豫
痛苦的年代啊
我早已是背弃了神的人
我的眼啊
一只留给了村子里妖冶的桃花
一只永远走不出这血红的囚牢

情人
木易
秋天
腐朽的裂门
尉迟利剑 可窥人间
树叶还未泛黄 花儿灿烂如春
每天
在五点钟
着蓝色碎花缎子的小女人
从我面前路过
她轻笑
走到四叉路口
她坐在那里 手置簪花
时不时在望
我的前半生
从她面前走过许多次
我守着
在固定的时间 挂着固定的笑
这并非刻意
她只是轻笑 话也不留下一句
然后
走到路口 坐下
我清楚的意识到
她是一个寂寞的女人
默默的思念着一个人
和我一样
想着一个永远不会来的人儿
就这样 望了半生
后半生的日子里呀
我愿化成她手中的簪花
陪她等待 陪她坐下
我愿意化成她想的人
走进她的乳房
变成南山上火红的杜鹃花
走入那起伏的山峰
润入颗颗稻田
但愿在此时
她不要发现我
像此刻的风
骤然吹起
如果在下一秒
细雨绵绵
我将化成透明的蓑衣
披在她匀称的身上
月色把心醉的屋子打开
我将永远沉浸在这寂寞的
幸福的北方
她再也不会去想 不会去望
只是在我耳边
在这月夜清幽的屋子里
我多么希望
尉迟司门 护卫人间
与门内门外
作者简介:
贾赛赛,男,笔名木易,诗人、文学评论家。现任传世图书策划出版中心主编、《读后感》杂志常务副主编,“神性主义”诗学创始人。
作品收录至《星星》、《诗刊》等各大诗歌选本。先后主编《中国当代诗经十八家》、《当代诗坛名家代表作》(上下卷)、《中国新诗最具影响力八十家》、《华语知名诗人、作家名录》、《大国传世诗人》(三卷)、《中国当代诗坛十佳杰出诗人》、《中国当代诗坛经典校本选读》、《新诗集诗歌领军人物》、《21世纪中国百位诗人典藏大系》等三十余本国家级诗歌选本。作品被翻译成英、日、法、韩等语言,2017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影响力创新艺术人物”奖,担任中国好品牌上榜影响力艺术形象大使,著有个人诗歌集《不垢不净》、《太阳·七部书》,多部图书被香港华裔文化博物馆、台湾史铭图书馆、国家大使馆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