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泽泻汤应用八则
相关推荐
-
《陈潮祖医案精解》——崩漏(二)
蒲某,女,46岁,2009年5月6日初诊. 患者月经淋漓不净,已有20余天,现一身疼痛,乏力懒言,语音低微,口唇淡无血色,面色萎黄. 询知:月经行无规律已1年余,量少色淡,平素潮热心烦阵发,腰痛,失眠 ...
-
二、脾胃系用方经验方 张岫云
二.脾胃系用方经验 按语: 1.病机 本病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风寒之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则见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
-
一两茯苓一两金,茯苓,究竟神在哪里?
曾经有研究者把能够搜集到的中医方剂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历代的中医方子里,用的最多的一味中药就是茯苓.茯苓作为十分常见且营养价值较高的中药,在民间素有"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那么, ...
-
两味药,泄脾湿!老祖宗的智慧,专治怪病杂病,应该继承了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仲景方剂学>.<仲景方药古今应用> ...
-
当归芍药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妇人怀妊,腹中疗痛[1],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妊娠:5)当归芍药散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劳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 ...
-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
说一张治“阴囊潮湿”的医案!查出病根,两步拿下,方子简单明了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藏象生理学>.< ...
-
老中医用泽泻汤治疗头晕感冒脑积水等病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泽泻汤方证医案解析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05篇原创文章 泽泻汤只有泽泻白术两味药,老中医用来治支饮之眩冒证,根本原因在于 ...
-
『金匮验案』金匮名医验案:泽泻汤
泽泻汤[方药]泽泻五两(15克) 白术二两(6克)[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二十 ...
-
金匮名医验案:泽泻汤应用八则--自搜狐
泽泻汤 [方药]泽泻五两(15克). 白术二两(6克)[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血痹,阴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越婢加半夏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越婢加半夏汤 [方药]麻黄六两(18克) 石膏半斤(24克) 生姜三两(9克) 大枣十五枚(5枚)甘草二两(6克)半夏半升(12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 ...
-
【金匮名医验案:升麻鳖甲汤 】
升麻鳖甲汤 [方药]升麻二两(6克) 当归一两(3克) 蜀椒(炒去汗)一两(3克)甘草二两(6克)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3克) 雄黄半两(研)(O.5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经方医学频道 基层一线中医学习.交流的家园. 6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 医 | 干 货 | 传 承 | 创 新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药]麻黄半两(去节)(1.5克) 甘草一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升麻鳖甲汤
[方药]升麻二两(6克) 当归一两(3克) 蜀椒(炒去汗)一两(3克)甘草二两(6克)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3克) 雄黄半两(研)(O.5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防己地黄汤
[方药]防己一钱(3克) 桂枝三钱(9克) 防风三钱(9克) 甘草一钱(3克)生地黄二斤(60克) [用法]上四味(前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畋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药]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 甘草二两(6克) 麻黄二两(6克)生姜五两(15克) 白术五两(15克) 知母四两(12克)防风四两(12克)附子二枚(炮)(12克) [用法]上九味,以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