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脸皮厚”
以前属于害羞的人,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记得高中时候,每个人都要上台自我解释,到了自己却没有勇气,只是把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阿德勒说: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之所以会在意,因为童年里想证明给父母看,但父母总是以否定的的方式回应,但成年后,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记忆,只有你愿意改变。其实在别人眼里的脸皮厚,就是不再在意看法。
从“脸皮薄”到“脸皮厚”经历了几个过程。
第一:坚持发文章,发比写重要。还记得第一篇文章发在今日头条,读留言忐忑的心情记忆犹新。
有喜欢,也有讨厌。读到讨厌的评论就是激活了童年被否定的场景。内心虽然不安,但还要认真的回复。
手机里还不保存着类似的留言,“别拿高大上的名词糊弄自己;”怪不得你叫大侃,胡吹乱侃的。
现在翻出来,心理还有紧张的感受,留下的原因,要时刻提醒自己,能接纳赞美,同样也能接纳批评。
在每天写和发的过程建立自信,对批评的接纳力也有了提升。实际不是接纳的了批评,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想展示最好,如果展示最好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么你的展示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
第二,摆了五天地摊,写了五篇文章。
拿着一个大的黑袋子,来到路灯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找到一个人少的地方,拿出衣服,也不知如何吆喝,只是静静的站着。
其实没有人在意你是谁,只是自己限制了。逐渐的适应。
你会碰到不同的人,有的觉得贵了,有的觉得挺便宜的,讨价还价,开始从人少的地方走到人多的地方。
第三,学习按摩
面子的本质是虚荣心,傲慢。虚荣心,傲慢的本质是自卑。当第一次给陌生人做身体的时候,感受谦卑的力量。
俞敏洪说:大学生就业要有勇气扫厕所。这不仅仅是从基层做起,而是修心。不在以高低贵贱来看待工作,你就会接纳发生在身上的一切。
现在会习惯的说出"你说的对',当意识到自己错了,会主动承认错误。也开始用视频更多的展现自己,不在意声音是否好听,也不在意阅读量,只是做就好了。
别人的批评不再会让内心有太多的不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内心还是有浮起,但很快就消失。
阿德勒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的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我是大侃,已坚持1024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