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聿青医案》风温
相关推荐
-
【鼻炎@漫话3】/【元参桔梗汤】/【效方14】
今之[鼻炎],概念宽泛,类中医之[鼻渊],又不全是. 一类[鼻炎],鼻塞为主.鼻塞日久,辩证百出,若鼻甲肥大.若鼻窦发炎-- 其治法则,概需通鼻.鼻通气 ...
-
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
刘茜檬导读: 银翘马勃散出自<温病条辨 上焦>. 原文是 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组成是 连翘一两30 牛蒡子六钱18 银花五钱15 射干三钱9 马勃二钱6 上杵为散,服如银翘散法 ...
-
《吴鞠通医案》风温
初六日 风温,脉浮数,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秽浊上干清阳.医者误认为痰饮阴邪之干清阳,而用薤白汤.又有误认伤寒少阳经之胁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无怪乎谵语烦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议辛凉治温以退热, ...
-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清)著 1936年 大东书局
中医,医学类书籍 医案相关 4册 180+m 250+页<吴鞠通医案>,医案专著,4卷.清代吴瑭(鞠通)撰于嘉庆三年(1798年).本书共收载病案457例.卷1为温病.伤寒专篇,列病10种 ...
-
【王雨三】论吴鞠通误认风温温热等证在肺,用泻肺以害人
仲景云:太阳病,发热口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温病由足太阳而发,决然无疑者也.数千年来,名贤辈出,从未有温病之邪谓由手太阴而发者.乃近世吴鞠通,将风温.温热.瘟疫.冬温等证,皆归纳于手太阴肺经,以肺为表 ...
-
《吴鞠通医案》经方医案(选)赏析 – 经方派
清·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名遍大江南北,令温病学说得以发展.定型.世人无不知"桑菊"."银翘".以至"古方不能治今病".&quo ...
-
医书一赠 | 吴鞠通医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何能真正的学好中医药?无数的医家,无数的学者,无数的爱好者,无数的中国人都做了若干的设想--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中医 ...
-
旋复花湯的正宗配方组成及剂量附:吴鞠通医案
泽泻混合并用汤治高血压 作者:民间偏方大全网发布时间:2016-07-31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可分 ...
-
《吴鞠通医案》
肝厥 高氏 四十五岁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 肝阳上窜,因怒即发,十余年矣.经云∶久病在络,岂经药可效?再肝厥之症,亦有寒热之不同.此症脉沉而弦细,其为寒也无疑.大凡寒厥必死,今不死者,以其为腑厥而非脏厥也 ...
-
《吴鞠通医案》序
医案之作, 于明人.<四库全书>医家类着录薛己.陈桷两家医案,世鲜传本.惟明·江 <名医类案>.国朝魏之 <续名医类案>,乾隆间长塘鲍氏刊行之,同治间有重刻本.江氏 ...
-
《吴鞠通医案》温疫
章 七十岁 温热发斑,咽痛. 生石膏(一两) 人中黄(二钱) 苦桔梗(六钱) 知母(四钱) 射干(三钱) 芥穗(二钱) 元钱) 苇根.白茅根煎汤,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温斑三日,犹然骨痛,胸痛, ...
-
《吴鞠通医案》暑温
甘 二十四岁 壬戌六月二十九日 暑温邪传心包,谵语神昏,右脉洪大数实而模糊,势甚危险. 细生地(六钱) 知母(五钱) 银花(八钱) 元参(六钱) 连翘(六钱) 生甘草(三钱)麦冬(六钱) 竹叶(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