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地理】气候与服饰、气候与房子、气候与农业
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在人们的服饰上留下了独特的乡土风情。复杂多样的气候,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简便的草裙与炎热的气候相关连;丰厚的皮服与严寒的气候相伴随。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服饰的多样。一、干旱荒漠地区的服饰

图:阿拉伯白色长袍阿拉伯人,头缠层层白色的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女子外出蒙着黑色面纱,并留两个小孔露出双眼。这与西亚、北非黄沙滚滚、气候干旱、天气晴朗、日照强烈密切相关:长袍裹身、头缠头巾、白色的大袍,有利于遮挡强烈的阳光,保护皮肤免受伤害,防沙、防晒成为这种服饰的主要功能。二、高寒牧区的服饰

图:青藏高原地区服饰从事畜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的穿戴,多取自牲畜的皮毛,都有穿长袍的习惯,主要是高原气候变化无常——白天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夜间气温骤降,寒气袭人(昼夜温差大)。穿皮制长袍,既可抵御严寒和风沙的侵袭,又能在游牧途中作为夜间防寒的铺盖。三、热带多雨地区的服饰

图:东南亚地区服饰东南亚的居民,常穿无领的上衣,衣服具有短小贴身的特征,女性套上短小的筒裙,头戴斗笠。这与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河流密布、森林茂密密切相关——轻巧的斗笠就地取材,即能防晒又能防雨,还可以当扇子扇风取凉,一物多用;多水地区以水为伴,趟水过河,入水游泳,是常有的事,贴身短小的衣服,穿脱方便,便于晒干,适合与水打交道;短式紧身衣,在密林中不易钩挂,行走方便。四、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服饰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服饰。至今,热带丛林的原始部落里,仍穿戴利用植物编制的服饰。如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新几内亚岛上的新几内亚人,用草叶编制衣裙,树皮制带子,成为当地时髦的装束。

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居住地,“林海雪原”为他们提供了狍皮、熊皮等兽类毛皮,其穿戴也以皮衣、皮裤、皮鞋、皮帽为主,以往皮帽往往完整地保留兽类的眼、耳、鼻、口,在狩猎时作为伪装诱惑猎物。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逐渐得到控制,现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也逐步地汉化。世界各地气候很不相同。人们为了适应各种气候特点,建造了多种形式的房屋。房屋形式的差异,也是人类智慧的一种表现。房屋的形式除了与气候密切相关外,也会受到当地所能得到的建筑材料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房屋的形式各有差异: “叶子房”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是气候的主要特点,房屋就要尽量通风和降温。例如,太平洋上的岛国西萨摩亚,农村住房是用一根根树干围起来,成圆形或椭圆形,顶上覆盖着椰子叶,房子没有墙,四面通风。

“无窗房”热带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晴朗少云,白天受到阳光强烈照射,气温迅速升高,晚上气温又迅速下降,昼夜温差很大。干燥的气候对房屋防雨的要求较低,而炎热的夏季对房屋防暑的要求则较高。例如,撒哈拉沙漠的房屋有着厚厚的泥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窗户。这样,白天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晚上可以使热量不会迅速散失。生活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人们,还在泥屋前搭以葡萄架,盛夏葡萄枝叶茂盛,掩覆房舍,降温效果更好。

“高脚楼”热带季风区,如中南半岛、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湘西、黔西南的苗族地区,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尤其在雨季就更加潮湿,地势较低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住房要求防潮去湿。当地盛行一种高脚楼,下层作畜舍,上层住人,既凉爽通风,又可使住房较干爽,还可以避免蛇兽的侵害。

“尖顶房”和“平顶房”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多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所以房屋尽可能坐北朝南。在江南多雨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窗户也大而多,以便通风。北方的房屋,由于降水较少,多以平顶为主。

“窑洞”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就地取材,在黄土崖下边凿一洞而居,名为“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特别在冬季,能抵御寒风的侵袭。

“骑楼”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如广州、厦门、南宁等地,街道两旁的房屋,从二楼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一道行人走廊。广州人称它“骑楼”。这是为了对付夏季阳光的强烈照射和阵阵对流雨的侵扰。行人在“骑楼”下来往,既可遮荫,又可避雨。

“蒙古包”亚洲温带草原上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它是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制成的帐篷,容易拆卸和捆扎成包。温带草原夜间气温低,蒙古包封闭得也比较严密。

“仓房”我国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极少降雨,房屋不用考虑泄水问题,所以屋顶是平坦的,可以利用来曝晒粮食。秘鲁利马地区的房屋也是平顶的,没有屋檐,屋顶周围砌上一道矮墙,即成为露天仓库。货物堆在露天,只受日晒,不用担心雨淋。

“雪屋”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常用雪垒成砖,做成圆顶雪屋。房屋做成后,在室内烧一把火,雪砖就会融化,将砖间的空隙密封;再在雪下挖一个通道进入屋内。这种雪下通道使冷空气不易进入室内,而暖空气却可聚集在圆顶屋内。因纽特人常爱半赤裸居住在圆顶屋内,除了留一小孔通气外,由于圆顶屋密封得好,人的体温和一小盏油灯的热量,就能使室内温度升高。

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形成旱、涝灾害,有效措施是兴修水利设施。(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不利:多旱涝灾害。(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山地丘陵——发展林业(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利:多旱涝灾害;冬春季降水相对较少,且会受低温影响。(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小麦、玉米),二年三熟、一年一熟。不利:多旱涝灾害;降水相对较少,冬春季缺水(尤其华北);热量相对不足,且冬春季会受低温、寒潮(冻害)的影响。2.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在水源充足的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种植瓜果、棉花等。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干旱是典型特征,多为草原荒漠),适宜发展畜牧业。3.地中海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时鲜业(园艺业)作物的生长;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作物越冬。不利: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雨热不同期,灌溉水源缺乏;有效措施之一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如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等。

4.温带海洋性气候:利:全年降水均匀,气温变化不大,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可发展乳畜业。不利: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成熟,5.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也适宜发展林业。6.热带沙漠气候:利:光热充足,在有水源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不利:全年干旱。典型:A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滴灌技术;B埃及的棉花种植,长绒棉7.热带草原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光热水较充足,可合理发展种植业,但干湿两季的特点易带来旱涝灾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8.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9.高原气候:高原畜牧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青藏高原河谷种植青稞。不利:热量不足。主要气候类型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主要农业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水热组合好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加上降水量大,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肥力下降热带种植园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不足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作物种类多;高原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原气候:热量不足立体农业地中海气候 光照、热量充足(光热充足)雨热不同期,发展灌溉农业(水源)灌溉农业、园艺业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 旱、涝灾害频繁(温带季风:春旱、夏涝。亚热带季风:梅雨、伏旱)水稻种植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地处高纬,雨天多,光热不足(低温冷害)乳畜业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气温(热量、高温期、热量带面积大小、季节差异)→作物种类、熟制、生长时间、上市时间、病虫害多少、生长期(周期)长短、相关设施(大棚)、低温冻害情况2、昼夜温差→质量、产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3、光照→质量、产量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

4、降水总量→农业类型、品种、产量时间变化→产量、质量、农业水利设施、水旱灾害5、气象灾害→不利条件台风、干热风、洪涝、干旱(春旱、伏旱)、寒潮、低温冻害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光照、热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昼夜温差及气象灾害等,具体影响分析如下:气候条件分析要点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因光照不足,只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其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降水量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要注意日温差过大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气象灾害①降水变率大的地区,易遭受洪涝(夏涝、梅雨)、干旱(春旱、伏旱影响);②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易遭受低温冻害、霜冻和雪灾等END

获取方法: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