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韩之相

(0)

相关推荐

  • 古文观止215:信陵君救赵论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jí)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 ...

  • 战国封君之魏、赵、韩

    魏国采邑今地采邑主时期灵寿河北灵寿县乐羊文侯中山河北定县中山君魏击文侯中山河北定县中山君魏挚文侯.武侯元城河北大名县东公子元武侯山阳河南修武县西山阳君惠王.襄王不详不详碧阳君惠王.襄王成陵不详成陵君襄 ...

  • 【榜上诗家】赵永衡||何故相欺?奥秘其中谁个知。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赵永衡,男,退休教师,中文专业,江苏淮安人.自幼爱好古诗词,近四年在各级纸质刊物中发表古诗词800多首.九州诗词文学社会员.长江武汉诗社总社会员.省楹联协 ...

  • 战国系列53:合纵联盟破裂 魏韩弃暗投明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在上一期我们讲到,张仪的连环大计是一环扣一环,给了赵国和魏国相当大的压力.这两国既是合纵联盟的核心国,也是这条长链当中最薄弱的一环.正所谓,打蛇打七寸,张仪的这套组合拳,恰好打的就是 ...

  • 姑娘姓赵,叫赵文静|韩乾昌

    中国有个天水,天水有个张家川,张家川有个龙山镇,龙山镇有个二中,二中有个姑娘姓赵,叫赵文静. 赵文静是个梦. 时至今日,仍这么觉得. 这么觉得时,思绪又回到二中. 要回到二中,得先回梁中.梁中,是梁山 ...

  • 魏赵韩三家分晋,为什么实力最弱小的是韩国呢?

    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成为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就晋国来说,其大权长期被卿大夫所把持.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 ...

  • 为什么中国秦汉之后的国号,有齐燕秦魏赵,就是没有一个叫韩的?

    如果我们回顾下中国自汉朝之后的国号,我们发现大量的政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是同名的,统计如下: 周:北周.武周.后周 齐:南朝齐.北齐.黄巢齐 楚:刘豫齐楚.桓楚.马殷楚国 燕:前燕.后燕.南燕.北 ...

  • 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姜还是老的辣

    导言: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割袍断义,终不悔,从此兄弟是路人,姜还是老的辣 自古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天下从分到合,再从合到分的过程,势必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

  • 如果晋没有三分成韩、赵、魏,晋会不会吊打秦国,甚至一统天下?

    在我国春秋战国的历史中,曾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晋国贵族智氏权倾朝野,十分嚣张,其他的三个贵族赵氏.魏氏.韩氏忍无可忍,随即选择联手发动政变,灭了智氏. 晋国就这样被一分为三,成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 ...

  • 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哪儿?

    西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最初分封的诸侯,大约有八百多个.然而,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兴起,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秦燕赵魏韩最为强大,是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