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诺贝尔奖,赛珍珠与中国 1255
8,赛珍珠
邹蓝/文。图皆借来。
因神舟13上天,介绍航天材料专家两弹元勋姚桐斌。16日插进推送姚桐斌一篇。17日恢复推送庐山随感。
赛珍珠对于中国和国人来说,是一个传奇。一个美国白人,出生后不久就被传教士父母带到中国,断断续续在中国生活近40年,识汉字,说汉语,用汉语创作,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此奖的美国女作家。

她称中文是“第一语言”,也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一座三层西式小洋楼。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在那里完成。
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她两头不受政府待见。1949年后,美国政副因为她亲中而冷落她,中国政副则因为她一些批评文章而对她不待见。但是赛珍珠直到生命的结束都把自己当作中国人。她去世时穿的是旗袍,墓碑上刻的是三个篆字”赛珍珠”。
在庐山进老别墅区的赛珍珠别墅参观。我是抱着尊敬的心情去的。对中国做过大好事的人,不能忘记。赛珍珠(1892-1973),以1932年的小说《大地Good Earth》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她“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史诗级的描写,以及她的杰出的传记作品”。
赛珍珠英文原名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出生在西佛吉尼亚州Pocahontas县的Hillboro镇(巧了Pocahontas被用为美国电影《风中奇缘》的名称,同时也是片中印第安人公主的名字,是否象征她未来与东方有缘的意思)。其父名赛兆祥Absalom Andrew Sydenstricker,母Caroline Maude Stulting。他们结婚后不久,于1880年7月8日到中国参加传教活动。赛兆祥是一个尊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人。由此培育了一个同样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女儿。
赛珍珠在美出生后不久,父母从美国带赛珍珠返回中国,先住淮安,后来转到镇江。1911年她返回美国上大学。1917年她和农业经济学家兼传教士约翰·洛欣··巴克(John Lossing Buck,中文名卜凯)结婚。当年她与先生回到中国,到安徽宿州生活,随后又在南京,庐山居住。
1935年回美国后,她的文学创作持续高产,其作品广泛地描写了中国及亚洲的文化。应该说赛珍珠是知中国,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人。甚至连她为自己设计的墓碑上,刻着的是她的中文名字赛珍珠三个字,而不是她的英文名字。
赛珍珠也是第一位把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70回本)译成英文的译者,译名:All Men Are Brothers。
只可惜她后来想重返中国的希望一再受挫。1971年中美联合公报后中美关系改善,她想参加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访华之旅而被拒绝。
在中美关系走到1971年这五十年来的最低点时,我觉得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美国,也需要有赛珍珠这样了解中国,爱中国的国际友人。


赛珍珠美国墓碑上的篆字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