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护军将军/中护军
相关推荐
-
曹丕临终前留下两员大将,如果不死,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 ...
-
司马懿:在曹芳时期,我曾逆风翻盘
汉末三国,纷扰百年,豪杰俊彦如过江之卿.此间有的名字会被人反复提及,如司马懿,在曹芳时期他做了多少事呢. 239年,曹叡病重,又到了安排身后事的时间,案<汉晋春秋>曹叡一开始有个大胆的方案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领军将军/中领军
「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文帝即魏王位,魏始置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晋武帝初省..」这一记载表明曹魏一代设有掌内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的领军将军.按领军将军所掌内军,指宿卫曹魏京师洛阳宫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关于领、护军「主武官选」问题
据晋.宋官志记载,领军「掌内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护军「掌外军」,「主武官选」,二职分工明确.然而学界对此曾有异议,一种意见认为:曹魏时期领.护军职掌,「可能仍然相同,即一面各领营兵,为宿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五校
典志俱载曹魏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则五校(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中垒将军.武卫将军领营兵隶属于中领军(领军将军),构成了宫内禁卫军的主力.在此结合具体史料对五校.武卫将军.中垒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骁骑、游击将军
<晋书>卷24〈职官志〉:「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魏置为中军.」<宋书>卷40〈百官志下〉:「骁骑将军..魏世置为内军,有营兵,高功者主之.」此处之「有营兵,高功 ...
-
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
继承汉魏之际曹操霸府的禁卫之制,曹魏王朝确立了以领军和护军将军为主体的禁卫武官制度.曹魏一代,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少见,而以资轻于将军之中领军.中护军为制度常态.领军.护军分掌宫城内.外禁卫军,维护以宫 ...
-
历史的尘埃——小议曹魏禁卫武官制度
(一)曹魏时期领军将军/中领军「掌内军」,为禁卫长官(禁卫军首长).领军所掌之内军即守卫宫城内的禁卫军,史载其下辖五校.中垒.武卫三营,但实际上因政局变迁而并非曹魏一代一直如此.领军将军「资轻者为中领 ...
-
历史的尘埃——曹魏屯田源于何制
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 [源于汉代边疆屯田说] 此说以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唐长孺为代表.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认为:"由于军阀混战,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到处饥荒流 ...
-
历史的尘埃——曹魏屯田的剥削方式
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 [分成制说] 郑佩鑫.束世激,赵幼文等持此说. 郑佩鑫认为:"从剥削形态上讲,国家对自耕农的剥削是采取田租和户调的方式","而对屯田客则采取分成制的 ...
-
【三国历史简介】历史上真实三国历史大事年表 曹魏蜀汉东吴怎么灭亡的
[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 220-280年 三国时代名,指东汉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起自曹丕代汉的初黄元年(220年),止于西晋统一中国的太康元年(280年).一般叙史往往起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