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1000 阿斯汤加纵享丝滑
2021.0303早855/1000 大早上阴天,没太阳练的挺顺不会有些沉,还是呼吸吧!呼吸是练习的根基!

今天看见个很老的广告词“X芙巧克力,如丝般润滑”,这个里面的丝般润滑到是很适合来形容阿汤练练习。
丝般润滑换个角度说就是行云流水,这个是一种练习感受,也是一种气质。就好在有时在公园看见那些老大爷在打太极,那些大爷们打那叫一个风轻云淡、行云流水。我们练阿汤也是一样,随着三位一体会产生一种练习的气质,这个也是分辨阿汤练习程度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认为阿汤练的是体式,尤其是一些支撑类或是动态转换的动作,看起来很炫酷很吸引人,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阿汤练习的程度。就好像有些练习者,可以前后穿越,可以各种倒立,但是一到些扭转或是后弯类体式就会卡壳甚至做不了。还有一些单独体式都能做,但是连在一起练习就会呼呲带喘的。这个就是对阿汤练习的一个误区,阿汤必须要看整体练习的一个状态,不能单独拆开看个别体式。举个例子说,好像向后穿越单独练嗖嗖没问题,但是在序列里5组船式之后就会很费劲,反正我自己是挺费劲的几乎是穿不了,多数时间走过去,这就是单独练习和序列里练习的区别。所以阿汤的练习程度不能用某个单独的体式和动作来判断。
再有就是阿汤里进出体式时的状态,这个就牵扯到计数了,绝大多数其实是一个计数进入,就是一个吸气(呼气)来进入,这个绝对考验着练习水平。好像侧角扭转、马C、马D、龟式、胎儿式等等。这都是非常考验练习程度的体式,这里并不是说体式要做的多完美多深,而是进出体式的状态。好像马D如果用了3~5个呼吸才进入,就算是抓到手腕也不能说这个体式练的很好。而如果一个吸气穿越过来就直接绑上的话,那么真的可以算是很厉害的练习者了。(这个马D的进出,可以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如果可以只增加1个呼吸就进入的话,那么说明对这个体式的练习和理解都是很厉害的。)同样还有胎儿式,直接穿越过来双盘插入胳膊托下巴,对于一般的练习者来说都是很难的。反正我自己得在这磨叽挺长时间,先盘莲花再喷水、再插胳膊起码得加两个呼吸。
最后就是阿汤里非常关键是节奏了。成熟的阿汤练习者一定有着自己的练习节奏,这个节奏来源于呼吸和体式结合,这也是上下起伏的一种流动感。当这种三位一体都很契合的时候,这种节奏感就会很明显,相对来说练习就会很流畅顺滑。相反如果三位一体合不上,就好像头脑里念头乱飞的时候,那么练习起来就很粘滞或是松散,这时就没有啥节奏了,就剩硬着头皮生练了,还会很累容易产生烦躁、厌倦等等的负面情绪。练习节奏的连贯也会带来能量和轻盈感,而且还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整个练习很自然很舒服。就算是在一些体式里需要增加一些呼吸来进入,也是都在节奏之中的。(当然进出体式越顺畅,那么这种节奏流动感也会越好。相反越是墨迹、越摆动作那么节奏感消散的越快。)所以好的阿汤练习,一定是顺滑的、流畅的、从容的,也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练习状态。而不是去死磕单独的某个体式动作,阿斯汤加一定是一个整体的练习,不可拆分的,这是一种气质、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