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行(35)--老田家的零星历史
相关推荐
-
第782篇:二舅(1)
滨哥的亲二舅,今年已经60多岁了. 因为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二舅便成了痴痴憨憨的样子. 因为痴傻,二舅终身未娶.姥姥姥爷在世的时候,二舅就跟着他们. 姥姥姥爷去世以后,二舅便去了镇上的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姥姥/唐大雨
从记事起,大脑中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昏暗的油灯下,姥姥半夜手拿饼干蘸着半碗热水喂自己的画面.这个画面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印象深刻.写这篇小短文,就是为了纪念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是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的姥姥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姥姥 河北 张丽萍 我的姥姥出生在坝下一个平原的村庄,是从旧社会走过的农村小脚女人,嫁给姥爷后便坐在牛拉 ...
-
贷款行孝
我清楚的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是很喜欢钱的.钱人人都喜欢,我说的母亲很喜欢钱,是相对于母亲对"物"而言.当年每次回家,尤其是回家过年时,对于我买的一些较贵的海鲜等年货,母亲的愉快中 ...
-
刘建涛 || 端午忆姥姥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随笔||文 缘
文 缘 孟芹玲||安徽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一篇首发冬歌文苑的散文<刘宏谟先生与<刘氏语通>>,被失去音信三十多年远在印尼的家人看到,并通过冬歌文苑与我取得了联系.我与海外家 ...
-
回娘家(中)
曾听母亲讲述过,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贫瘠的黄土地,干枯稀薄的庄稼,再加上黑压压的蝗虫连年的糟蹋,民不聊生的惨状,使得度日如年的山里人也只能忍饥挨饿,仰天长叹-- 此间,母亲仍给我讲起过,曾于三 ...
-
田家声‖老佟
老佟的老家在河南,客居我们村大约半个多世纪了.一个外地人因何流落异乡?我年幼时无从得知.后来,听人说大约上世纪60年代,老佟的家乡遭年谨,父母双双饿毙,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流浪到这里.那时老佟大 ...
-
东北之行(38)-父亲第一次去母亲家拜访
父亲和母亲相见后,母亲约着父亲到自己家去看看,母亲说:"走,到我家去,我的爸爸妈妈很想见见你!" 找到当年父亲母亲的相片,别说,母亲还真有哈尔滨姑娘的明星范,而父亲还真是够英俊的. ...
-
东北之行(41)--大姨家的老大
我的童年记忆有限,所以,有关父母家的亲戚,对于我来说,几乎都是空白,因为交通和经济的限制,也少有东北的亲戚来武汉家串门,但是大姨家的老大日峰大哥,是那些少有的亲戚家中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的人,而且因为他和 ...
-
35㎡老破小不靠断舍离,靠宜家“最能装”家具,越住越大!
35㎡老破小不靠断舍离,靠宜家“最能装”家具,越住越大!
-
《田家·鸡鸣人当行》宋·陈师道
田家 宋·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注释公事:指为公家(官府)服徭役. 不待时:不按时. 尔:你,你们,指田家 ...
-
《田家行》唐·王建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 ...
-
老骥(组诗)丨客田家
点击右上侧"金秋文学"关注本微刊,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客田家(组诗) 作者:老骥 农友邀我至田家, 疏篱石径一道斜. 两山幽谷开院落, 老树古藤遮夕霞. 农友荷锄出门去, 辛劳力田经 ...
-
东北:守了16年家的德牧被卖屠宰场,小伙救下一年多后,狗狗才慢慢解开心结 2021-09-15 18:36 老话说:“狗老成精”,狗狗作为被人类驯化而来的宠物,绝大部分的狗狗正常的寿命也就短短十余年,而在这十余年的时间
东北:守了16年家的德牧被卖屠宰场,小伙救下一年多后,狗狗才慢慢解开心结 2021-09-15 18:36 老话说:"狗老成精",狗狗作为被人类驯化而来的宠物,绝大部分的狗狗正常的 ...
-
老陈家鹿鞭丸是真的吗,东北老陈家鹿鞭丸是不是真的?老陈家鹿鞭丸是真品吗
大伙也都明白,鹿鞭丸是咱东北特产之一,是众多鹿产品中的一种,所以,鹿鞭丸的品牌也是较多的,那么,老陈家鹿鞭丸是真的吗?或者说,老陈家的鹿鞭丸是真品吗?老陈家鹿鞭丸是真是假?今儿,咱就来说说这茬事儿,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