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腾空双飞脚与腰腹力量训练

腾空双飞脚是武术中主要跳跃动作之一。这一动作充分体现了腰腹力量及控制能力在武术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说明了躯干力量在武术中的重要性。本文分两个部份。第一部份介绍腾空双飞脚的技术动作及其要领;第二部份谈腰腹力量训练,并介绍16种腰腹力量训练的方法。

一、腾空双飞脚

A、动作图解:

如图1,上右步,左手前摆,右手后摆,身体重量移于右脚,左脚后蹬,目视前方,身体自然放松。

两脚以左先右后蹬地向前跨步腾空;同时,左手后摆,右手向前摆至腰侧即向后引臂;双脚迈步后,双脚跟同时落地,并过渡到全脚掌,身体前俯,两臂置后,双目视下(图2)。

两脚同时用力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两膝上收;双手由后向前直摆至肩平;头向上顶;上身直起(图3)。

两臂继续上摆,上身稍向下压;双腿由屈变直同时向前弹出,两脚面绷直,腰腹用力收缩(图4)。

继续收腹;两腿直膝向上收摆,脚尖绷直,双腿收至腰平以上;双手下压同时用力拍击脚面,完成空中双飞脚造型(图5)。

拍击之后,双腿同时下落,两脚自然落地,回复成并步屈膝状以便接下一次动作(图6)。

B 、技术要领

1. 上步自然放松,双脚向前跨出同时落地,向前步子要大。

2.两脚蹬地同时向上用力,使膝踝髓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后再收腹举腿。

3. 双脚向前弹出时,要快速有力;两手下拍,要准确地击在脚背上;脚与手一上一下碰击要响亮、干脆、有力。

4. 拍击之后,腹肌要紧张控制一小拍,使整个动作产生一种在空中的“停顿”感觉,即所谓“第二次腾空”。

武术演练中,躯干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腰部动作是个关键。腰不但要“活”,而且要有“力”,这样才能使动作更完美,动作更富力度。

二、腰腹力量、控制力练习

A、腰腹力量训练

人体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运动形式主要是展体,屈体、转体和体侧屈运动。

1. 展体运动——展体时躯干反弓,骨盆后倾。在武术动作中的涮腰,腾空倒踢紫金冠,后撩腿,燕式平衡等动作,均为展体运动。

2.屈体运动——屈体时脊柱前屈,骨盆前倾。腾空双飞脚、正踢腿、单飞腿、腾空飞脚等动作都属于这类运动形式。

3.转体运动——转体时,脊柱与骨盆作相应的左右旋转。通背拳中的拧腰臂,腾空旋风脚,棍术中的转身棍时等均为转体运动。

4. 体侧屈运动——体侧屈时,脊柱向左右侧倾,骨盆也沿前后轴做相应倾斜。武术中的侧身平衡、向侧提膝、弓步损拳等均是体侧屈运动。

上述4种躯干运动的动力肌群都集中于腰腹一带,可用多种方法,来对上述肌肉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提高其力量的目的。

B、腰腹力量训练法

1.仰卧起坐拍脚

在地面平躺仰卧,双脚并拢,脚尖绷直,两臂后举放平(图7):收腹,两腿直膝同时上举,两臂由后向前摆起,上身离地(图8);两腿继续向上收,身体直起,双手同时拍击两脚面(图9)。拍击后,上身后仰、两脚放下,接做下一次。

作用:收腿起身可分为快起和慢起两种;此练习可作为腾空双飞脚的辅助练习。

要求:练习时动作要准确,上身直,双腿直,头向上顶,要多次重复练习。

2.斜板仰卧起坐

人体仰卧于一斜放的木板上(或其它斜坡状器具),双脚并拢,脚腕部用绳子固定,双手直臂后置(图10);脚不动,上身由下向上起,收腹;双手由后下摆起触摸两脚背,头向膝部靠拢(图11)。

作用:身体斜放,提高动作难度;

要求:脚腕部一定要固定住,动作才安全。

3.上体悬垂起坐

两脚背置于高凳之下(需有一定重量或由同伴扶住双脚);臀部置于另一高凳上;上身后仰倒下,身体或反弓状:两手指交叉屈肘抱于后脑(见图12);收腹,上身向上抬起(图13);上身继续上起,直至成坐姿:两脚在上身抬起时勾住高凳,控制平衡 (图14)。

作用:①增加腹部肌群的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果;②后仰时对背部肌群进行锻炼。

要求:注意安全,脚尖要勾住。两手脱离后脑可降低动作难度,力量差者可以此来降低难度。

4.坐姿屈、伸、举腿

斜坐于地面,两手直臂后撑,上身稍后倾,两脚直膝绷脚尖并拢,两脚离地约10公分(见图15);上身及手不动,两腿直膝上举,接近直角(图16);上身不动,两腿同时屈膝,膝部尽力贴靠前胸(图17);两脚以脚尖领劲在离地约10公分处向前伸出绷直(图18);收腹屈膝,膝向胸靠,小腿与大腿折选靠拢(图19);两脚尖绷直,同时伸膝向上举起(图20);两脚直膝并拢,由上向下落,至离地10公分止(图21)。

作用:培养对下肢运动的控制感;对身体与下肢的折迭,打开及动作的收放训练辅助作用。

要求:要多次重复训练;收腿时要努力与身体靠拢;脚尖要绷直,寻找用力感觉,腿的收举往返要划一大圆,连贯进行。

5. 俯卧两头抬起

两腿并拢伸直,俯卧地面,两手后于腰部(图22);两脚直膝与上身同时抬起离开地面,头向后抬(图23)。

此练习可连续快速进行;也可以保持不动,控制20秒——1分钟。

要求:两头翘起时背部要充分紧张,放下时全身要充分放松,松紧结合。

6.上体俯悬上抬

两脚并拢,脚跟置于高凳下;腹部置于另一高凳上,上体前俯悬垂;两手贴后脑(图24);脚跟用力保持不动,上身由下向上用力抬起,抬头挺胸(图25)。

作用:加大动作难度及动作幅度。

要求:注意安全。也可由同伴帮助固定双脚。

7. 仰卧屈膝拧腰起仰卧,两手交又贴抱后脑,脚并拢,脚尖细直(图26):收腹,上身坐起,向左转拧,左腿屈膝上(图27);上收,右肘尖与左膝相触,右脚直膝不动身后倒躺下,左膝伸直放下,恢复到图26状态。收腹,上身坐起,向右转拧,右腿屈膝上收,左肘尖与右膝相触,左脚直膝不动(图28)。仰躺起身反复进行。

作用:训练屈膝团身的收缩能力。

要求:完成此动作时肩要下沉,不可耸肩;腰的拧转与膝的运动成相反方向。

8. 仰卧扭拧起坐

屈膝仰卧,两脚并拢,两手贴抱后脑,头离地面(图29);脚不动,上体向上抬起,低头、含胸,至45度角(图30)时,身体向左拧转至右肘尖向前(图31①)然后身体在由左向右扭拧上身,至左肘向前(图31②)。接着上身转正,向前坐起俯腰,成团身状,低头含胸,头与膝接触(图32)。

作用:此动作是一综合练习,可用于多种动作转换的腰腹力量训练。

要求:上体在做扭转时,下肢要控制住,这样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增加了动作难度,提高练习效果。

9. 支撑坐双腿绕环

斜坐地面;上身稍后仰;两手直臂后撑;两腿直膝并拢,脚跟离地约10公分(图33);上身不动,手支撑不动;两腿直膝并拢同时由前向右向上作绕环(图34);身体仍保持原姿势,两腿由右侧远方经右肩上方绕行至头前方,与身体成近直角“v”形,脚尖平绷(图35及图30附图):两腿继续由头前上方向左肩侧远下方绕行(图36);两腿从左下方向右绕行至开始动作之状态时止(图33)。两腿左右划圆绕行,重复进行。

作用:①该动作是培养运动员下肢在腰腹力量的控制下进行动作的能力;②可提高腹部多个肌肉及股四头肌的控制能力。

要求:两腿绕环要向左或右绕行一个大的圆圈;举绕时动作要连贯,不要停顿;绕圈时腿的位移要缓慢,这样训练效果更佳。

10.支撑坐绞腿

斜坐地面,上身稍后仰,两臂支撑于体后,双脚直膝并拢,脚面绷平悬空,离地约10公分(图37);两脚直膝分别向左右分开,脚面绷直(图38);然后,左脚向右,右脚向左运动,两腿相交(图39);再左脚向左,右脚向右分开(图38),如此往复,连续进行多次。

作用:训练两腿的感觉,特别是在腹肌控制下的运动感觉;

要求:膝要充分伸直,脚面要绷直;两腿的开合往返动作要快。

11.悬空仰卧

头脚垫高,身体悬空,双脚并拢直膝绷脚两手置于腹部(图40)。

作用:①强化训练控制能力;②此练习属静力性练习,对增长肌肉的持久力效果较好。

要求:每次练习必须坚持30秒至1分钟(可根据自己能力大小而定);每次练习完后要做一些活腰的练习(如涮腰、翻腰),以放松肢体和消除疲劳。

12. 支撑俯身换腿

两腿并拢,直膝、两脚置于二级台阶上,以两脚尖接触阶沿;两手直臂支撑,头向前顶,臀部上提,含胸收腹(图41)。左脚离开台阶,屈膝收腹至膝接近前胸部,脚尖绷直,随收腹提膝同时努力含胸提臀(图42)。左脚后伸,脚尖返回原位,两腿并拢,恢复开始姿势(图41)。接着右脚离开台阶,屈膝收腹,膝盖努力向上靠近胸部,含胸提臀(图43)。左脚后伸,回到起始位置。如此往返,反复进行。

作用:①武术运动中,有不少是提膝动作,如腾空飞脚,旋风脚,提膝平衡等等。通过本练习,可以提高武术中提膝类动作的控腿能力。②在练习中由于腰腹是悬空的,因此在做提膝前顶,提臀含胸时腰腹一带肌群负荷更大,因而训练效果也越好。

要求:整个动作过程均要保持提臀含胸;收膝时要努力使膝向前顶出,支撑脚则配合着伸踝前送;两臂支撑既要保持身体平衡,又要意念放松沉肩;头部保持前顶。

13.提膝仰身俯身组合

左脚独立,右腿直膝前伸,脚尖绷平高出腰部,右手叉腰,左手抓握肋木(或其它物械),上身后平仰,接近水平,头部保持正直状态随身后仰,目视右脚尖。接着,上身随收腹立起成直立状;右腿屈膝回收变成提膝,膝高于腰,小腿折迭回扣脚尖;左脚独立不动,左右手维持原状。然后,上身前俯成水平状,抬头挺胸;右腿后伸,控制住,成燕式平衡:左脚独立直膝顶劲;左右手保持不动(图44、图45、图46)。接着,上身抬起,右腿由后向前回收成提膝,回到图40状态,左右反复练习。

作用:本练习是通过提膝平衡、仰身平衡、俯身平衡的左右反复,训练腰腹的控制力量,以及提高上述三个动作的质量。

要求:此练习分提膝——仰身——俯身这样三个部份。练习时,每一部份均要静止控制5-10秒;每个动作的幅度要尽可能大。

14.架腿仰身左右旋转

左脚尖搁置肋木上(或窗台),高于腰部,脚尖绷直,膝微屈;右脚离肋木1米以外独立支撑,膝微屈:上身后仰接近水平;两臂侧平举,掌指自然舒张(图47)。下肢不动,上身向右旋转,至面对右方止,目视右;左右臂随上身旋转之带动变为左臂上举,右臂下垂。然后,上身向左作大幅度旋转,至面对左方时止,目视左。上肢随转动变为右手在上,左下在下(图48、图49)。然后,上身向右旋转,至面对上方时止,两手成侧平举位置,恢复到起始姿势。接着,收腹,上身由后仰变前俯,头努力接近左膝,两手臂向后引拉(图50)。跟着上身后仰,进行下一轮重复练习。

作用:①后仰身左右转体可提高姿势控制能力;②可提高肌肉力量。

要求:置于肋木的上脚要尽量少用力或不用力,用腹肌,股四头肌的收缩使腿控制起来:左右旋转时头部一定要保持正直,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两臂运动应随身体的转动而动,不要主动做动作。

15. 悬垂绕腿

两手抓握单杠与肩同宽,身体离地悬垂,两腿并拢,两膝伸直,脚尖绷平(图51)。收腹,两腿并拢同时由正面向右上方举起(图52)。两臂紧张用力,两腿继续向上举起,至两脚面与单杠接触(图53):然后,两腿向左落下(图54),至直开始姿势(图46)。如此反复绕举,左右绕腿均可。

作用:提高小臂肌群的力量;本练习有一定针对性,对专项动作的提高有一定效果。

要求:两腿绕环的高度,可视自己的能力而定,绕环时两腿应始终保持并拢、直膝。举绕双腿时,臀部应配合腿的上举而向前收卷,不要塌腰、翘臀

16.杠铃负重屈身起

两脚分立,与肩同宽,直身站立,肩负一杠铃(或其它重物)。两手握杠,头顶项直(图55)。上身前俯,至水平位:臀部稍后移,两腿伸直,头上抬(图56)。接着,上身由俯腰向上抬起恢复到原来姿势。

作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随着肩上负荷的增加,可对背肌力量进行定量评价。

要求:练习前一定要将腰部充分活动开,以免受伤:随着力量的提高,杠铃的重量可逐渐增加,但不可过量。练习时前俯——起身要努力用较快速度完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