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贴笔记(钧窑X17--盘)

#钧窑年代#,#宋元瓷器#。

钧窑瓷之工艺特点

1、胎的特点      钧窑瓷之坯胎,烧成后呈铁青或香灰色及灰白色,断面粗糙,吸水率低,含铁量在1.5一3.8%,含硅量在61.28一67.14%,含氧化铝量在24.80—28.90%,其化学组成属于北方青瓷之范围。钧窑瓷的施釉则属于一种高硅低铝富磷玻璃液一液分相釉,从而形成钧窑特有的乳光效果。产品烧成温度在1280℃士20℃,釉的膨胀色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从而形成釉面开片。

2、器型及制作特点      钧窑瓷器传统制作以手拉成型法为主,器型的耳饰和附件多采用手工雕塑和压铸等手法。此种成型方法多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盘、碗、炉、瓶等。而钧官窑的成型方法除此种外,多采用打泥饼、对接及印坯等方法,制作的器型多为皇室的陈设用品。如:各种花盆、瓶、出戟尊、鼓钉洗、渣斗等。而现在的钧瓷成型方法,多采用注浆成型及脱坯成型。   钧窑瓷器的造型,民间多以圆型器物为主,而钧官窑则以葵花、菱形、四方形、六方形及圆型为主;品种繁多,造型古朴端庄,浑厚大方,设计巧妙,具有圆润柔和的线条及清晰的艺术特色,再施以凝厚质感内蓝外红的乳光釉,则产生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3、釉的艺术特点     钧窑瓷器的施釉方法主要有:浸釉、荡釉、漂釉和刷釉。   早期钧釉的装饰多为釉层丰厚、釉质乳浊莹润的天蓝、天青及月白色泽。少量制品施以紫红斑纹后,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钧官窑产品装饰釉色有天蓝、月白、玫瑰红、丁香紫、茄皮紫和红、紫、蓝相间美如彩霞的颜色;器物的底部多施以酱色汁,并刻有数字标号,是配套使用的标记。由于钧官窑制品多为皇宫烧造,所以要求制作规整,釉色变化丰富。

宋元瓷器 ∣宋元名窑瓷器介绍及鉴别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