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休传(公元523年)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玄孙也。祖灵和,仕刘义隆为员外散骑侍郎。父宗伯,世宗初,追赠清河太守。

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高祖纳休妹为嫔,以为尚书主客郎。转通直正员郎,兼给事黄门侍郎。

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不释卷;崇尚先达,爱接后来,常参高祖侍席,礼遇次于宋、郭之辈。

高祖南伐,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以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休曰:“北海年少,未闲政绩,百揆之务,便以相委。”

转长史,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从驾南行。及车驾还,幸彭城,泛舟泗水,诏在侍筵,观者荣之。

世祖初,休以弟亡,祖父未葬,固求渤海,于是除之。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于山东,四方学士咸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恆千余人。生徒既众,所在多不见容。休乃为设俎豆,招延礼接,使肄业而还,儒者称为口实。

入为吏部郎中,迁散骑常侍,权兼选任。休爱才好士,多所拔擢。广平王怀数引谈宴,世宗责其与诸王交游,免官。后除龙骧将军、洛州刺史。在州数年,以母老辞州,许之。

寻行幽州事,征拜司徒右长史。休聪明强济,雅善断决,幕府多事,辞讼盈几,剖判若流,殊无疑滞,加之公平清洁,甚得时谈。

复除吏部郎中,加征虏将军、冀州大中正。迁光禄大夫,行河南尹。肃宗初,即真,加平东将军。

寻除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进号安北将军。迁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州九郡民单扌剽、李伯徽、刘通等一千人,上书讼休德政,灵太后善之。休在幽青州五六年,皆清白爱民,甚著声绩,二州怀其德泽,百姓追思之。

征为安南将军、度支尚书,寻进号抚军将军、七兵尚书,又转殿中尚书。休久在台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咸取正焉。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

正光四年,卒,年五十二。赗帛五百匹,赠车骑将军、尚书仆射、冀州刺史,谥文贞侯。

休少而谦退,事母孝谨。及为尚书,子仲文纳丞相雍第二女,女妻领军元乂长庶子秘书郎稚舒。挟恃二家,志气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则陵藉同列。尚书令李崇、左仆射萧宝夤、右仆射元钦,皆以雍、乂之故,每惮下之。始休母房氏欲以休女妻其外孙邢氏,休不欲,乃违其母情,以妻乂子,议者非之。

休有九子。

长子悛,字长儒。武定中,七兵尚书、武城县开国公。

悛弟仲文,散骑常侍。

仲文弟叔仁,性轻侠,重衿期。历通直散骑侍郎、司徒司马、散骑常侍,出为骠骑将军、颍州刺史。以贪污为御史所劾。兴和中,赐死于宅。临刑,赋诗与诸弟诀别而不及其兄,以其不甚营救故也。

叔仁弟叔义,孝庄时为尚书库部郎。坐兄悛铸钱事发,合家逃逸。数日,叔义遂见执获。时城阳王徽为司州牧,临淮王彧以非其身罪,骤为致言,徽不从,乃杀之。

叔义弟子侃,以窃级为中书郎,为尚书左丞和子岳弹纠,失官。后兼通直常侍,使于萧衍,还,路病卒。

子侃弟子聿,武定末,东莞太守。卒。

子聿弟子约,开府祭酒。

休弟夤,字敬礼。太子舍人,早卒。赠乐安太守。妻,安乐王长乐女晋宁主也,贞烈有德行。

子长谦,好学修立,少有令名。仕历给事中,仍还乡里。久之,刺史尉景取为开府谘议参军事。晚颇以酒为损。天平中,被征兼主客郎,接萧衍使张皋等。后兼散骑常侍,使萧衍。还,卒于宿豫,时人叹惜之。以死王事,赠骠骑将军、南青州刺史。”

(崔休(《北史卷廿四·列传第十二》),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崔逞(传见398年)的玄孙。祖崔灵和,在刘义隆政权任员外散骑侍郎。父崔宗伯,魏世宗初年,被朝廷追赠为清河太守。

崔休少小孤贫,矫然自立。被荐举为秀才,进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交情很好。尚书王嶷钦佩他的人格,为他的长子娶崔休的姐姐,提供给他一些财物,由此经济情况稍微好转。高祖娶崔休的妹妹为嫔,任崔休为尚书主客郎。转任通直正员郎,兼任给事黄门侍郎。

崔休好学,涉猎书史,在公事军旅的间隙,手不释卷,崇敬先达,爱接后来之士,经常参谒高祖于座席旁,受到的礼遇仅次于宋弁、郭祚二人。

高祖南伐(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十二月辛亥十一,495年1月22日),任命北海王拓跋详为尚书仆射,统摄国家日常事务,任命崔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示崔休说:“北海王年纪轻,不熟政务,百般事务,便都托付给你了。”

转任长史,兼给事黄门侍郎。后来跟从皇驾南行。及帝驾还归,途中帝幸临彭城,泛舟泗水,帝诏崔休侍宴,观看的人都认为他很荣耀。

魏世宗初年,崔休因弟亡逝,祖父又未下葬,固求任渤海郡官职,于是皇帝除授。崔休性格严明,擅长治体,下车临治时先杀几名豪强猾吏,广泛布置耳目,州中奸盗,无不被擒捉剪除,百姓都很害怕,寇盗止息之后,他便清廉己身表率治下,渤海郡由此治安秩序大为好转。当时大儒张吾贵在太行山东有盛名,四方学士都十分仰慕他,由远方前来问学的经常达到数千人。学生既多,大家多有没见其容貌长样的。崔休于是为他们设学而教,招延礼接,使他们学成而还,儒者都觉得他做了件好事。

崔休入廷任吏部郎中,迁任散骑常侍,权兼选举官员的职务。崔休爱才好士,经常拔擢人才。广平王元怀经常邀他参与交谈和宴会,魏世宗怪他与诸王交游,免去他的官职。

后来,除授崔休为龙骧将军、洛州刺史。在州数年,因母亲年迈辞官,皇帝答应了。

不久崔休行幽州事务,被征拜为司徒右长史。崔休聪明强干,尤其善于断决,幕府中事务很多,诉讼盈案,而他剖断如流,毫不疑滞,加上他公平廉洁,常被人们引为美谈。

崔休又除授吏部郎中、加授征虏将军、冀州大中正。迁任光禄大夫,行河南尹。肃宗初年,即真,加平东将军。不久除授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进号安北将军。

崔休迁任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州九郡民单扌剽,李伯徽、刘通等一千人,上书赞颂崔休德政,灵太后表彰了他。崔休在幽、青州任上五、六年,始终清白爱民,治绩十分突出。二州怀念其德泽,百姓追思其政绩。

朝廷征拜崔休为安南将军、度支尚书,不久进号为抚军将军、七兵尚书,又转任殿中尚书。崔休久在台阁,熟谙典礼,每当朝廷有了疑难之议,都取正于他。官员们都说:“崔尚书说了的,我们都无异议。”

正光四年(523年),崔休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赐帛五百匹,赠官车骑将军、尚书仆射、冀州刺史,谥称文贞侯。

崔休少年时即很谦逊,侍奉母亲孝顺谨细。等到做了尚书,子仲文娶丞相元雍的第二个姑娘,女儿嫁给了领军元乂庶出长子秘书郎元稚舒,崔休挟持二家之势,容色都有迁改,内有洋洋自得之心。开始崔休母亲房氏也想要崔休的女儿嫁给她的外孙邢氏,崔休不同意,违背了母亲的意愿,把女儿嫁给了元乂的儿子,人们都批评这种举动。

崔休有九个儿子。

长子崔悛(崔甗,《北史卷廿四·列传第十二》),字长儒。武定中,七兵尚书、武城县开国公。

崔悛弟崔仲文,散骑常侍。

崔仲文弟崔叔仁,性轻侠,重衿期。历通直散骑侍郎、司徒司马、散骑常侍,出为骠骑将军、颍州刺史。以贪污为御史所劾。兴和中,赐死于宅。临刑,赋诗与诸弟诀别而不及其兄,以其不甚营救故也。

崔叔仁弟崔叔义,孝庄时为尚书库部郎。坐兄崔悛铸钱事发,合家逃逸。数日,崔叔义遂见执获。时城阳王元徽为司州牧,临淮王元彧以非其身罪,骤为致言,元徽不从,乃杀之。

崔叔义弟崔子侃,以窃级为中书郎,为尚书左丞和子岳弹纠,失官。后兼通直常侍,使于萧衍,还,路病卒。

崔子侃弟崔子聿,武定末,东莞太守。卒。

崔子聿弟崔子约,开府祭酒。

崔休弟崔夤,字敬礼。太子舍人,早卒。赠乐安太守。妻,安乐王长乐女晋宁主也,贞烈有德行。

子崔长谦,好学修立,少有令名。仕历给事中,仍还乡里。久之,刺史尉景取为开府谘议参军事。晚颇以酒为损。天平中,被征兼主客郎,接萧衍使张皋等。后兼散骑常侍,使萧衍。还,卒于宿豫,时人叹惜之。以死王事,赠骠骑将军、南青州刺史。)

(0)

相关推荐

  • 《魏书·崔休传》原文及翻译

    魏书 原文: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玄孙也.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 ...

  • 崔日传(公元719年)

    十八 唐朝-22.9.7.2 崔日用孔若思薛登韦嗣立倪若水宋庆礼大祚荣传(公元719年)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四十六>:"崔日用,滑州灵昌人.擢进士第,为芮城尉. 大足元 ...

  • 崔义玄传(公元656年)

    <新唐书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四>:"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 ...

  • 崔暹传(公元559年)

    毁之者犹不息.帝乃令都督陈山提等搜暹家,甚贫匮,唯得高祖.世宗与暹书千馀纸,多论军中大事.帝嗟赏之.仍不免众口,乃流暹于马城,昼则负土供役,夜则置地牢.岁馀,奴告暹谋反,锁赴晋阳,无实,释而劳之.寻迁 ...

  • 崔暹传(公元528年)

    十七 南北朝-19.1.27.10崔暹裴延俊李神轨徐纥李志郑俨皇甫度元继江文遥成轨王温传(公元528年)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酷吏>:"崔暹,字元钦,本云清河东武城人也 ...

  • 崔楷传(公元527年)

    十七 南北朝-19.1.26.4 崔楷王琼李宪源子雍源延伯封伟伯传(公元527年)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 >:"模弟楷,字季则.美风望,性刚梗,有当世干具.释褐奉朝请.员 ...

  • 崔僧祐传(公元481年)

    十七 南北朝-18.1.2.3 崔僧祐张白泽拓跋云王叡何戢传(公元481年) <魏书卷廿四·列传第十二>:"道固兄目连子僧祐.白曜之围历城也,僧祐母明氏.弟僧渊并在城内.刘彧授僧 ...

  • 崔徽传(公元443年)

    <魏书卷廿四·列传第十二>:"玄伯弟徽,字玄猷.少有文才,与勃海高演俱知名.初徵相州别驾.中书侍郎,稍迁秘书监,赐爵贝丘侯,加龙骧将军.乐安王范镇长安,世祖以范年少,而三秦民夷, ...

  • 崔骃传(公元92年)

    十二 东汉-13.4.4.6 崔骃传(公元92年) 崔骃字亭伯,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安平人(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县).高祖父崔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来往(燕剌王旦(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