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侠迷给华山景区编了一个“IP打造策划案”,要是被采用怕是华山要被挤爆了

近年来,有许多著名的传统IP靠着跨界和年轻化的表达重新焕发了生机。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品牌,背靠博物院上百万件藏品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一大热门IP。

甚至城市营销也靠着一些新操作让我们记忆犹新。比如成都的城市营销植入了赵雷的《成都》;

比如西安和重庆也靠着抖音,成为新的网红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武侠迷&营销人,我也在想,这样的操作是否可以复制?

仔细一盘,嘿,还真有不少地标可以进行复制。比如华山。

接下来的文章,我就尝试着从IP打造的角度帮华山景区出个营销的主意。

先说结论:

华山完全可以借着金庸老爷子创造的“华山论剑”四字,变成一个横跨多圈层的“侠”主题旅游IP。

讲述具体的操作层之前,我们尝试着为华山创造一个“定位”——“侠”。

有人可能会问,华山本身有许多卖点,为啥要打造“侠”这个偏精神层的定位概念?

其实很简单,华山原有的“险”和“陡”等词,其实对于许多其他山脉景区来说也都是具备的特点。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特点过多过泛就会失去焦点,单一卖点更容易找到记忆点,创造突破点。

为什么说是“侠”主题呢。大抵有这样两个出发点。

第一阶段,我们先说狭义的“侠”指的就是武侠的文化。

在大多数武侠作品中,狭义的武侠精神是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一种对“公平”的简单直接追求。

金庸在《射雕》和《神雕》两部作品中又借着郭靖,将侠文化提升了一层,称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从知名度角度来说,能够与武侠沾边的地标竞争者并不多。

嵩山少林寺、武当山、华山和峨眉山等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定位”的角度说,先到先得,谁先在用户心中占据这个定位,其他竞争者多半得另寻它路。

而华山在金庸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又很是有利,前有“五绝华山论剑”,后有“令狐冲”师出名门。

所以从狭义的“侠文化”角度,华山是有先发优势的。

第二阶段,我们再说说广义的“侠”文化。

在当代的中国,侠文化其实跟爱国主义是可以紧密捆绑的。

常常有人吐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但我们来看,这里的信仰其实有两种含义。

第一是宗教信仰,第二是人们心中的共同遵守的规矩规则,体现成一种人们对信仰本身的自信、希望和敬畏。

而对于当今的国人来说,最朴素的信仰其实是对国家和民族崛起和发展的自信与希冀。

这一点从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的备受欢迎就可见一斑,比如《战狼2》、比如2019年春节档的《狼在太空》,不是,《流浪地球》就看得出来。

不止近年,事实上中国在世界影坛,就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的风格,即“功夫片”。

最早的李小龙闯荡好莱坞,就让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人都会功夫。

后来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甄子丹、赵文卓、吴京等等明星更是强化了这一标签。

功夫是狭义“侠”的具象化。

而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等感情,更是广义上“侠”文化的一种变形体。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很关键的一条就是“顺势而为”。

当我们看到国民的“爱国”热情如此高涨,就应当顺势为爱国主义打造一套“VI标识”。

如果说天安门代表着全国人民最熟悉的国家代表。

那么国内最具原生感、最具自发亲近感的“民族大山”是哪一座?

但如果是华山,在成功抢占了狭义“侠”主题的地标IP后,第二阶段大可以尝试为立起一座广义“侠”文化的“名族脊梁”。

参照日本富士山,打造中国民族的“圣山”,夯实“中华之根”的说法(华山是中华“圣山”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声名不显。)

既能从狭义里代表着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心情,又能在未来通过更多资源和圈层的跨越联合,成为人民对于中国民族崛起的一个具象化体现。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华山可以做哪些事儿,来成为人们心中“侠”主题的代表。

大抵有两大步骤。

第一步叫做华山正音。

第二步叫做跨界营销,我们会从场地利用、创造节日等角度来做尝试。

步骤一

第一步,华山正音——从化(四声)变滑(二声)

在“华山”的百度百科里,据传“中华民国”的“华”字,就是孙中山先生取自“华山”而来。

而从四声变到二声,就能为后续承接“圣山”、“侠山”等概念的打造打好基础。

名正则言顺。统一大家的读音,本质上是为了统一大家的认知。

步骤二

第二步,跨界营销(这部分我就彻底放飞了,写的有点飘)

1,场地的重新利用

1)打造华山武侠影视主题公园

参照《西部世界》和“迪士尼乐园”,武侠主题公园里的NPC可以是各个武侠作品中的角色。用户在进入公园时就可以随机换个武侠名字,甚至公园提供专业的化妆、造型、换装等服务。每个人加入公园都直接变身古装。

公园运营者,不仅创造众多故事线,帮助用户创造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提供专业的录像和拍照等服务。甚至可以让用户体验一下拍摄古装片时,演员们吊威亚的感觉。

并在个人成片中,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特效处理,让用户切实体验一把飞檐走壁。

公园中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场地,为武侠周边的传统节目提供展示和参与。

比如古人爱玩的骑马、射箭、蹴鞠、投壶、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传统项目。

2)打造武侠主题博物馆

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建一所武侠主题博物馆应该展示些什么东西?

按我说,

一层应该是个书店,专门卖武侠相关的书籍。

不仅有知名作家的,更有跟网络文学网站合作的新作者作品推荐区。

旨在从精神层来阐释什么叫做侠文化、侠精神。

同时,在书店中还可以直接售卖武侠周边的文创产品。

甚至为了保持后续华山在书籍中的露出。华山可以出资设立活动奖金,只要作者在书中将华山作为主要故事发源地重要身份。作品在网站中排名到达某个位置,即可获得部分奖金支持。

二楼叫做金庸古龙纪念馆。

收录两位武侠文化奠基人的作品和周边。

以金庸来举例。

既有金庸先生的原本书籍、甚至是亲笔、塑像。

也有后来经典的翻拍金庸先生的作品中的男女主角蜡像或塑像。

相信对于80后、90后的中年少年少女来说,TVB和央视都创造了多版我们耳熟能详的角色。

这里的角色授权,就需要与金庸古龙等后人,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版权方,进行深度的合作。

三楼叫做藏剑阁。

对于国内的武侠作品来说,出现最多的兵器,一定是兵中君子——“剑”。

博物馆大可以跟丽水、龙泉等地传统剑器创作者进行跨界联合。

专门提供场地,为这些造剑世家提供宣传展示。

也可以与众多的应时应时作品做联合,在馆中为新片的兵器和主演等提供展示位。

3)打造武侠名人堂

营销的技巧之一就是要借势和借热点。这一点在近年来无数的借热点自媒体和文章就可以看得出。

既然要打造武侠主题的景区。不妨借鉴好莱坞的“星光大道”。

邀请各类与武侠文化、武侠影视相关的名人到此进行留名或塑像。

比如著名的武侠导演,从早前的邵氏影业,到后来的徐克、袁和平……

比如著名的功夫演员更是不断更迭接棒。

名人堂完全可以作为下面我们将要提到的造节之“武侠电影节”进行同步合作。

这个我们下面详细说。

4)跨界武术圈,为赛事提供比赛场地

中国武术是否具备实战性在今天常常被大家所讨论。

但是武术作为武侠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一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如果能够在景区中,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主题公园中进行专门规划,一定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目光集聚。

比如如果可能,景区专门开辟场地,与马云和李连杰致力推广的“功守道”赛事进行合作,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何况还有近年来做的有声有色的“昆仑决”、“木兰战纪”等赛事活动可以做合作。

如今的营销环境,从不同的维度,你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大家的行为是朋友圈营销、抖音短视频营销、手机营销、社交媒体营销或是注意力经济、自拍经济等等。

共同点概括,简单来说,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更多可用于传播的素材。

2,创造节日

1)打造华山武侠电影节

当我们确定华山的定位是侠文化后,围绕着概念的打造就可以呈现多方位的方式方法。

前面我们从地理建筑的角度来说出了营销的思路。

下面我们就从节日打造的角度,说说如何利用“时间”来为旅游景区增加卖点。

目前国内有许多电影节,但专项的武侠电影节却暂时空缺。

这就给了我们新的机会。

华山武侠电影节的大主题大可以称之为“华山论剑”,每一到二年举办。

旨在放大华山本身的“侠”文化,推广到全世界,更是与影视圈拉近关系,借势影视圈为景区增加旅游卖点。

电影节本身的安排,不仅有参展影片展映,更有影人评比。

甚至在电影节,可以为话剧、舞台剧、戏剧等多种剧目提供展示场地。为传统形式的武侠文化做推广。

电影节中设置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可以加入武侠名人堂。留下塑像(铜像或蜡像)、手印、签名等展示性荣誉。

2)打造华山主题汉服登山节

在今天,有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的年轻人都对中国的传统服饰非常感兴趣,甚至形成了不小的“汉服圈儿”。

这背后,既是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是一种变相的民族自豪行为。

在汉服圈,大家都希望有专门的节日和场地,大家都能穿着汉服参与传统节日,而他人不会投来异样目光。

很多人期待的,就像日本和韩国许多人在传统节日时会穿着民族服饰出门游玩一样。

那么如果有一个景区,开辟专门的时间和地点,为汉服爱好者们创造条件,一定会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

而汉服爱好者们,很大程度也是B站、快看漫画、半次元等ACG文化社区的用户。

打造汉服登山节,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跨圈层营销。

另外这里面,其实有一条暗线。

不是所有的景区都具备国家级景区的号召力的。

这里存在的鄙视链,就像是,大牌来做某个小活动都能引起转发,普通品牌邀请顶级明星也躲不开山寨感一样。

只有半官方背景的知名景区品牌来做这件事,对用户来说才显得更加亲民和足够有面子。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算是阶段性的完成。

作为一个对营销还算敏感的作者,这篇文章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将营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更多的品牌实现更大的成长。

文中也重点标出了一些营销理论和通识,希望这篇一本正经吹牛X的文章,也能够给你一些小启发。

也欢迎你在这篇文章的框架内,创造更多的小玩法,给我留言,咱们当做一次共同的案例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