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麽病呢?
相关推荐
-
自我康疗3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自我康疗3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是从整体看局部细节,还是从局部细节看整体,这是人们观察周围事物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因为各人观 ...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7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7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元复始东风起,气象万千景相似.螳螂捕蝉黄雀笑,鹬蚌相争演旧戏.上游大鱼吃小鱼,下游小鱼寻虾米.庄子蝶变蝶梦庄,鱼水交欢荡涟漪. 潮涌后浪逐 ...
-
春季多发病,在这个部位,注意预防!!!
文小叔说历史 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原文: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qiú nǜ」,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 ...
-
《黄帝内经》素问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 ...
-
黄帝内经|评热病论篇(三十三)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翻译]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逝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16.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评热病论篇第十六
上卷 素问篇 评热病论篇第十六 [本章要点] 本篇讨论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风水)四种较严重热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等. [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①,不为汗衰,狂言不能 ...
-
自我康疗7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
自我康疗7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 身处同样的环境,人的心境各有不同.听到同样一句话,人的感受各有不同.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人的心情各有不同.人的心性不同,就会有心气变化的差异. ...
-
自我康疗4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自我康疗4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不是物质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而是精神贫困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可以看见的物质有形之象,只是事物外在的表面现象.看不见的精神无形之气,才是事物内在 ...
-
自我康疗2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自我康疗2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黄帝内经>指出:"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这里大意是说, ...
-
黄帝内经素问悬解之病论32-47
风论三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疬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问义详下文. 歧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 ...
-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脉象判断疾病预后96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脉象判断疾病预后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