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61-170条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的爱 许巍 - 我的爱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如果再用吐法、下法,外邪虽然解除了,但是却损伤了胃气,出现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痞证,用旋覆代赭汤补虚降逆。

16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与63条很相似,由于邪热郁肺所以汗出而喘,故不可再用桂枝汤,应用麻杏甘石汤。

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表证未解除,多次用下法,导致脾胃损伤脾胃,造成下利,出现协热利,清阳不升,浊阴上逆,故而心下痞硬,属于表里同病,中焦里虚寒加上表证,用桂枝人参汤治疗。

16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太阳病误下后形成痞证,恶寒说明表证没有解除,先解除表证再治疗痞证。解表用桂枝汤,攻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治疗,疾病没有解除,出现了心中痞硬、呕吐、下利,用大柴湖汤治疗。大柴胡汤针对的是少阳阳明郁热实证表现的吐利痞。而半夏泻心汤针对的是寒热错杂痞,要加以区分。

166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症状和桂枝汤症状很像但没有头痛、项强,但是有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寸脉微浮说明病在上焦,这是由于胸中有寒(痰涎宿食郁热)所致,用瓜蒂散涌吐治疗。

167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患者平时胁下就有痞满,逐渐加重,波及脐旁,疼痛连及少腹和阴筋,这属于脏结的范围,病情危重。

168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证误治导致里热结聚体内,出现身体大热,时时恶风说明大汗出后腠理疏松,大渴,舌干燥、欲饮水是里热伤津,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169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因表邪入里,故体表无大热,口燥渴是由于里热伤津,里热扰及心神则心烦,背微恶寒说明是里热而不是表热,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170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表证阶段不能用白虎汤治疗,如果渴欲饮水无表证说明里热伤津,这时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

helile

公众号|典典滴滴沓

新浪微博|山药可以止泻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白发伤寒论|第三十九讲(169.170)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征 标绿:知识点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里它有一个背微恶寒,背有点怕冷,稍微有点怕冷,白虎加人参,实际中没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

  • 伤寒论学习:166条-170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主持人:黄大春老师 时间:2017年12月19日20::0-21:00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8、169、170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8.169.170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 ...

  • 伤寒论.第170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见<论>.第170条). 作者:蒋远东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是太阳伤寒,是表证:表证当发汗解表, ...

  • 1000个小确幸161~170:成功与成长

    今天是萱萱历,第230天 每天2分钟,分享生活点滴 01  每天早起的时候,如果醒来感到困倦,说明自己有些懈怠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斗士,时刻准备战斗! 02  过年,千万不要计较,不要去比较你去别人家里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3条浅析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之前讲的都是阳经病,就是六腑为病.从现在开始,邪气就入五藏了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7条浅析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就是拉肚子,泄泻.吃了就拉.基本上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没咋消化呀.注意啦,虽然拉,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想喝水.这就是太阴自利的特点.一 ...

  • 【伤寒论】52条,【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医案】急性肾炎.麻黄汤,【补血药】阿胶,【清热...

    . 热爱105°C的你 阿肆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 ...

  • 《伤寒论》398条条文白话版整理完毕,中医必学!(卷中)

    白话版伤寒论(第101~200条) ▼ 101.外感寒邪或风邪,有柴胡汤证的征候,只要见到一二个主证的,就可以确诊为柴胡汤证,不需要所有的征候都具备.凡是柴胡汤证而用攻下的,如果柴胡汤证仍然存在的,可 ...

  •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 伤寒论132,133条:大结胸病为什么下早了也不行,下晚了也不行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2)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 结胸证,脉浮大者,证明还有表证,大为虚,所以这个体质还不是太好,不能下,下之后邪陷胸中,而正气虚,所以这个时候邪实正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