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去皮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当以汗解。医者不识,反而多次使用下法,大伤脾胃阳气,于是寒湿内生,利下不止。但是表邪未去,恶寒发热仍在,故称协热利。

脾胃亏虚,升降无力,清浊相混,阻于心下,故见痞硬。患者恶寒发热、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诸症同见,是外有表邪,内有中寒,故用人参汤温中散寒,加桂枝一味以散表邪。人参汤用人参益气健脾,干姜温中散寒化饮,白术健脾化湿,炙草和中益气,药味与理中丸相同,唯是改丸为汤,名为人参汤。桂枝人参汤是在人参汤基础上炙甘草加量至四两,并加桂枝四两而成。

表证而兼下利,有多种情况,轻重缓急各有不同。

太阳表邪不解,内迫大肠而下利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疼腰痛,下利,以葛根汤治之。如第31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为其一。

太阳邪气内传阳明,热迫大肠而下利,症见发热,汗出而喘,下利臭秽稠粘,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苔黄脉数等,以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如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宜葛根黄芩黄连汤。此为其二。

少阴下利,兼见太阳表证,证见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发热轻而恶寒甚,头身疼痛,急当救里,先投以四逆汤回阳救逆,再治以桂枝汤救表。如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为其三。

或如本条,太阴里虚寒,兼有表证而下利,症见发热恶寒,头痛,下利清稀,胃脘痞闷,小便清白,口淡不渴,宜以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此为其四。

上述四种情况,只有葛根芩连汤证和桂枝人参汤证可以称为“协热利”。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0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1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2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146条

(0)

相关推荐

  • 七、感冒、发烧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感冒.发烧 [辩证诊断] 1.脉浮数.发热恶寒: (1)风寒:数为阳虚,头项痛.身痛.骨节痛.腰脊痛:呕逆. (2)痈疡:数为实热,痛为一处:饮食如常. 2.(1)内伤发热,时热时止 ...

  • 经方:调胃承气汤(食物堵在十二指肠)

    调胃承气汤 [原文]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清酒洗)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