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相关推荐
-
阳气对人体有哪些抵御和固摄作用
抵御作用 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还有各种疫疠之气,通俗地说就是外界环境里各种对人体不利的东西,如气温过冷或过热.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细菌.真菌.病毒等.而我们身处其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发病,是因为阳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条)
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征引] 魏荔彤:上三'若'字作"或'字看,下一'若'字作"当'字者. 山田宗俊:&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8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病",就是一切疾病 ...
-
论少阴阳虚四步方
周龙云,黄桂成 摘要 <伤寒论>载四逆辈汤方颇多,其中对于 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以及干姜附子汤所主疾病之轻重议论颇多.通过对经文,方药以及古代伤寒大家的见解做出详细分析,提出少阴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