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营销的郎中画家——许道宁

北宋有个奇葩郎中,对每个来买他药的人,都附送一幅画,不但开创了“买一赠一”的促销先河,更是一不小心把自己营销成了画家。
许道宁,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宋 许道宁 《渔父图》
绢本设色 纵48.9厘米 横209.6厘米
许道宁天生就具超凡的绘画天分,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却并不影响他画什么像什么。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想过以画画为业,只靠采药卖药维持生计。
成年后,许道宁从家乡长安来到首都汴京,追寻他的郎中梦。但是,京城的生意并不好做,找他看病的人很少,最多买点儿药草,他也自知医术不精,便以卖药为主。等客之余,许道宁就画画解闷,因为常年穿梭在山林间采药,他攀爬过悬崖峭壁,也目睹了奇境险峰,这些藏于胸怀的山川秀色,被他信手落成笔墨,引来不少人围观。

许道宁天生头脑灵活,见此,他索性把药铺摆到人来人往的长安城门前,铺纸作画,但凡来买药者,就附送一幅现场画的山水画。当时最流行李成的文人山水画,他就模仿李成的画风,画些野水寒林之景,很受顾客欢迎。

《溪山无尽图》
他的这一促销手段,果然使药铺的生意火爆起来,每天都有很多人围观他现场作画,为了使自己的画招来更多顾客,他私下里也更加勤奋地练笔,大量的习作都被他用于包药,这样一来到处都能看到他的画,有些懂风雅的,看到这画不比名家的差,却只值个药钱,都特意去买药,就为了得一张画。
许道宁出的这一招原本是为了多卖药,结果无形中却为自己的画做了广告,药卖出多少不得而知,他画画的名气却越来越大。在这名气中有褒有贬,褒的是他完全凭自学,就画出具有文人气息的山水画;贬的是他靠模仿别人的画招揽生意,未免恶俗。

《群峰密雪图》
画画为他带来了红火的生意,也为他带来更多的名与利。一时间,公卿大臣、社会名流都慕名请他前去作画。后来,他渐渐发现,人们喜欢他的作品,不过是因为他模仿得像而已,有人甚至直接要求他署上李成的名字。颇受打击的许道宁终于幡然醒悟,决心走出李成的阴影,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
在李成一统山水画坛的大环境下,许道宁的这条探索之路,必定不会走得轻松。他再度携酒游历崇山大川,在美景美酒的陶醉下,以如椽巨笔挥洒出一幅幅狂放疏朗的写意丹青。

《云山清啸图》 手卷
同时,醉酒释放了他豪放的天性,也使他的笔墨潇洒狂逸,在长安凉榭中留下了大幅气势奇伟的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屏壁。观看他的山林野水、峰峦峭拔,会有一种奇异的动感,仿佛山和水都在摇晃一般。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黄庭坚更是曾在《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中描绘了许道宁醉中作画的神情举止: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絹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即八九。
醉拾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

张士逊
60岁的时候,许道宁终于以自己狂逸的画格扬名,当朝宰相张士逊请他到家里作画,并赞赏:“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将他比为继李成和范宽之后的第一人,还有什么能比这一评价更令他快慰!
至此,纵观许道宁的画,既得李成山水的真髓,又独具狂放恣肆,酣畅淋漓的个人风格。他的山水画风格,也终于成为他人模仿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