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映黔山|“文化西迁”到贵州
相关推荐
-
湄江:湄潭弦歌 | 一个县城与一所大学
湄潭县得名于湄江,它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湄潭县志>说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 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遵义湄潭,贵州茶产业第一县,被浙江大学的师生称为小江南
湄潭,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位于遵义东部.湄潭的得名来自于湄江,湄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绥阳县小关山阳村黄羊台,纵贯湄潭县,在角口汇入湘江河.湄江河在湄潭造就了湄江大坝,使得湄潭成 ...
-
浙大西迁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时间:责任编辑:陈娟 日期:2018-07-26 来源:本站 (1330点击) 1940初,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师生秉承科教救国和求是创新精神,随竺可桢校长辗转西迁,四易 ...
-
我校举行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 展出仪式
12月2日上午,由我校发展规划处.历史与社会学院联合举办的浙江大学西迁文化研究"黔北时期(1940-1946)"展开展仪式在雪涯美术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韩卉.副校长汪羿.校长助理夏卫 ...
-
湄潭: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力作《东方剑桥之子》正式出版
近日,湄潭县政协牵头编撰的<东方剑桥之子>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湄潭县继<永远的大学精神><画境诗心>之后又一部关于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的呕心力作. ...
-
《文化安顺》副刊 笔绘黔山秀水 留住乡愁记忆
笔绘黔山秀水 留住乡愁记忆 --"画说安顺"写生活动在经开区阿歪寨启动 七月安顺,气候宜人,由经开区美术家协会联合中国美术学院教师联合开展的"画说安顺"写生活 ...
-
【文化天地】“黔山夜话”系列之《人生三问》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 ...
-
《西迁路上的央行人—徐之椿》
徐之椿,男,192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52年响应祖国"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从上海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工作.先后在基层办事处担任地过工商信贷员.计划商信股负责人.计划科 ...
-
成都地铁19号线又有新进展!温家山站电力迁改完成
成都讯 近日,在一台100吨吊车和一台25吨吊车的紧密配合下,高压铁塔塔体缓缓降落,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土建4工区温家山站施工范围内的220千伏尖石二线58号塔基安全拆除,有效解决了影响龙港站 ...
-
【仁山文化】兰溪市仁山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
兰溪市仁山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 刘鑫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会员,大家好!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兰溪黄店镇桐山后金村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韵的中国传统村落,来到理学大家金履祥故里 ...
-
兰州解放后,63军军长郑维山向西而跪,含泪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1949年8月26日,一野第2.19兵团在彭总的指挥下攻克金城,兰州解放! 当鲜艳的红旗插上兰州城头的时候,第19兵团63军军长郑维山向西而跪,眼里噙着热泪重重地磕了三个头.西路军的血海深仇终于得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