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何以中国没有史诗?
相关推荐
-
包小菲丨《清初诗文与士人交友考》评介(明清文学论著推介之五)
包小菲丨《清初诗文与士人交友考》评介(明清文学论著推介之五)
-
中国复古诗学文学退化史观的美学审视
一 问题的导入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郁积着浓厚的复古情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不大愿意正视.较少集中探讨这一不太"革命".有违"进化"的思想遗产. 孔子曰:&qu ...
-
纪录片《何以中国》揭秘中华文明起源
4月22日,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在京启动,该片第一次以全国性的考古发现来讲述中国历史传承和中华文明故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与观众见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 ...
-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亮相国博——全景式展现大运河历史人文的无穷魅力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局部) 一件作品如何撑起一个展览?看4月10日至4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是如何做的--作品总长135米.高3米,其中人物篇43米 ...
-
何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国名的形成!
在古人的思想观以及宇宙观念当中,认为整个世界天圆地方,我们国家处在整个世界的中心,因此我们国家的名字便是中国.如果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思考问题,当下的我们在现代地理知识的帮助下,清楚知道我们并不是整个世界 ...
-
《隐秘的细节》第四集 由分封体系、继承制度揭示“何以中国”的真正意义
优酷视频.河南卫视.实力文化联合制作的大型历史场景课<隐秘的细节>第四集"分封的信物"在今晚继续如约"开课".商王武丁继位后为何三年不说话?武丁梦中 ...
-
学派纷争不断|《何以中国》
这是一本让小编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的书,但今人言论向来由后世进行评说,相信看过此书的人终有最终结论. 因为这本书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很多学界无法下定论的谜团和两大学科之争--历史学与考古学. 先来说说这本书 ...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重要转折点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重要转折点
-
何以中国 · 血脉相承
有人说,我们的国家历史有五千年,有人说只有三千七百年,不管如何,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我们的主体民族,主要文字,精神信仰,都延续了几千年,期间曾多次面临中断灭亡的危机,却都平安渡过,而且 ...
-
何以中国 · 文明之光
中国,天下之中,中央之国,中华之国,华夏之国,中国人的国. 很早起,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的活动.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在几百万年的时光里,曾经有数不清的人类在这里出现.繁殖和消亡,留下一个个曾 ...
-
何以中国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勤劳.善良.智慧.宽厚的中国人民,与这座城市.这个广场和这条大街一样,经历风雨,经历世事,纵有千回百转的阴霾和暴雪,也从容不迫,永远向前. 我们是伟大的! 因为, 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