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烛光里的奶奶

烛光里的奶奶(散文)

我正在做题,突然停电,屋里一片漆黑,我喊奶奶:“奶奶,把蜡点上,我要做题。”奶奶听了赶紧去找蜡烛,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奶奶索性说:“小强,奶奶给你做蜡烛吧。”说完,她一转身变成一支光焰明亮的白蜡烛。我惊恐万状,哭道:“奶奶,您别这样,我要奶奶,不要蜡烛。”哭泣中我睁开了双眼,原来是一场梦,我的脸上泪雨如飞。奶奶离开人世已经两年了,无尽的思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奶奶身材瘦小,发白如秋草,面皱似核桃,一身老旧的黑色衣裤洗得干干净净。她三十五岁的时候,爷爷暴病身亡,她独自带大了父亲和姑姑,孱弱的身体承担着命运的重压,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苦苦支撑了几十年。后来娶媳嫁女抱孙子,苦尽甘来,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然而,不幸再次眷顾奶奶——我的妈妈出走了。起初,爸爸和妈妈相亲相爱,妇唱夫随。四口之家其乐融融,奶奶整天乐呵呵的,忙进忙出,操持家务。后来,妈妈不见了,我问爸爸,爸爸瞪着豹子眼吼道:“她跟野男人跑了,以后少提这个贱人。”爸爸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温顺勤快的好爸爸了,脾气变得暴戾无常,他把对妈妈的仇恨转嫁给我,动辄对我施以拳脚。如果没有奶奶的庇护,我可能早就成了他的拳下之鬼了。奶奶后来不敢让我单独和爸爸在一起,时刻把我带在身边。

我上小学那年,父亲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那女人家在外地,她只要父亲不要我和奶奶,还要父亲入赘到她家。为了她,父亲可以舍弃一切。奶奶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对春风满面的父亲说:“你们都走吧,小强我带。”“妈,那就辛苦您了,过两年我来接你们。”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奶奶挺直腰板说:“我不要你的钱,我们能过得去。”说着打散了父亲递过来的钱。父亲走了,留下老母弱子相依为命。

大家都说我命苦,可我从来都不觉得,我有奶奶,奶奶就像家门前那颗老榆树,把爱的根须深深扎在我身上,即使老得只剩下残枝败叶,也会燃起火焰为我驱寒。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永远天不亮就起床,抱柴,烧水,把头天晚上浸泡好的小米和干菜放在锅里煮。等我起来的时候,一碗晶莹黄亮、软糯鲜甜的菜粥就摆在我面前了,旁边还有一碟腌制的酸菜豆,那暖香迷人的味道至今让我心仪。每逢村里有婚丧嫁娶之事时,奶奶都会去帮忙做饭,为的是回来的时候,主人家会赏给她一些宴席上的饭菜,她自己舍不得吃一口,带回家来改善我的生活。后来,奶奶养了两只鸡,我的早餐就多了只煮鸡蛋,我常常把鸡蛋剥开一半递给奶奶,她总是摆摆手:“你念书用脑子辛苦,你吃,奶奶精神得很哩,用不着。”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的脸上常常露出满足的微笑。奶奶爱笑,特别是我捧回奖状的时候,两只眼睛笑成一条缝。

年过花甲的奶奶耕种着三亩薄田,供我上学。冬天,雪茫茫,风猎猎,她躬着身子对抗着呼啸猛扑的风雪平田整地;夏天,中午,骄阳似火,人们都蛰伏在屋里不敢出来,奶奶却弯着腰在岑寂酷热的田里拔草,汗水湿透的衣服象从水里捞出来似的紧紧贴在身上。父亲一去不回,他骗了我和奶奶。夜深人静,奶奶低低的啜泣声惊醒了我,我抱着她的脖子哭道:“奶奶,您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您。”奶奶听了,把我搂得紧紧的,哽咽道:“好孙子,奶奶盼着那一天。”

奶奶越来越老,而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高中,我上学的费用直线上升,征订的资料多起来,伙食标准高起来,这些直接导致家计的更加艰难,家里那三亩薄田力不能支了。为此,奶奶除了种田外,还抽空捡废地膜、挑瓜子、在花圈店扎花,只要能挣到钱,奶奶什么都干,每想及此,我的心便揪成一团,我做出一个打算——退学!奶奶知道后,第一次对我沉下了脸:“你不上学,我还有什么盼头,不如死了算了。”那严厉的目光震慑了我,我再也不敢提退学的事了。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奶奶更苦更忙了,虽然我的学费要靠助学贷款,但有相当一部分还得从家里拿。奶奶的动作愈来愈慢,慢慢地走,慢慢地吃,慢慢地说话,慢慢地干活。反应明显迟钝了。我哪里会想到这是一个人健康恶化的预警信号。奶奶已成一盏劲风中的残灯,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我总以为她的生命像我想象中的猴皮筋,要多长就有多长。走在城市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老人们打太极拳、舞剑、“甩手”、“倒步”,经济宽裕的老人还服用脑白金,营养滋补剂等保健品。见此,我暗暗发誓,等参加了工作,一定把奶奶接到城里,享受城市老年人的福气。然而,一系列酝酿中的好日子未来得及出台,命运多舛的奶奶就收到了死神的请柬——脑溢血夺走了她的生命。

等我从学校赶来时,她已经永远地闭上了上双眼。我扑在奶奶身上,泪雨滂沱,我不相信她会舍下拳拳之心弃我而去,不相信自己会永远失去敬孝的机会。

姑姑告诉我一件事:父亲并非奶奶所生,在奶奶之前,爷爷还娶过一房妻子,父亲是爷爷的前妻留下的孩子,就是说,我不是奶奶嫡亲的孙子。泪水再次淹没了震惊的我,我痴痴地看着静静躺在棺木里的奶奶,祖孙二人隔世以对,相顾无言,一阵又一阵的痛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脏。

梦中的蜡烛燃烧着明亮的光焰在我的脑屏上放大、放大、再放大,我突然明白过来,奶奶其实就是一支蜡烛,一支照亮我生命的蜡烛,这蜡烛闪烁着任劳任怨,坚韧不拔、贫贱不移的光焰,还将照亮我慢长的人生道路。


审阅:宋聚新

简评:本文文笔质朴流畅,构思精巧别致,情感细腻动人。文中“父母”的自私自利,更衬托出奶奶的坚强和伟大,结尾通过姑姑揭开了“我” 并非奶奶的亲孙子,出乎意外,对奶奶的敬佩更添一层。

终审:严景新

(0)

相关推荐

  • 青未了|我的母亲

    文/王满刚 "奶奶--奶奶--"3岁多的小睿程又对着我手机里珍藏的母亲相片叫开了,"爸爸,奶奶能听到我叫她吗?" "能听到,奶奶听你叫她,心里别提多高 ...

  • 【灵璧家园诗情】烛光里的奶奶

    烛光里的奶奶文/何寒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题记时光,走得很慢,很暖走在悠长悠长的河道上叶子散满了遍地残了一地的黄沐浴在沙沙作响的声音里我闻到了--秋天的味道柔和的光线透过枝头斑驳的洒在地面上如萤 ...

  • 老人80岁祝寿贺词

    老人80岁祝寿贺词

  • 【078】“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鲁付安作品

    曾经发誓不养娘 鲁付安(河南) 掐指一算,乡下的老娘,已经八年没有到城里看我了. 我知道,我娘一直都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别人都说,娘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可在我印象中,娘打从小就压根没有抱过我 ...

  • 稷山 薛前发//我枣乡的孩子:初六过年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制作: ...

  • 散文|| 一张没署名的借条

    2018 狗 年 大 吉 HAPPY  NEW  YEAR 一张没署名的借条 沐子||安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邻村七十六岁的张老汉身体非常硬朗,种田种地,上山砍柴,挑近百斤的担子依然脚步轻盈,村里 ...

  • 散文 ‖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我最最亲爱的父亲: 您和母亲及爷爷奶奶都好吧? 五十年前的一月十日,您离开了我们.五十年后,我给您写信,穿越时空和您对话,以释怀积聚许久许久的思念之情. 五十年了.一万八千二百五十个日日夜夜,我无时不 ...

  • 【散文风采】微末语寻‖烛光里的奶奶

    作者简介: 微末语寻,九零后,喜欢文学,喜欢以文字表达,感动于微末. 烛光里的奶奶 文/微末语寻 小时候家在农村,家里随时停电,总会储备着蜡烛.没有其他的娱乐,天黑就回房间,却又睡不着,就让奶奶讲故事 ...

  • 甜瓜飘香的日子里.(乡土散文.原创)

    知了大闹柳林的日子里,蜻蜓在荷蕊上打站的时候,大肚子蝈蝈也在青纱帐里疯叫.太阳炎炎地照着,南风溜溜地吹,甜瓜满园滚,香味满野地里飘. 庄稼人的心都醉了,小嘎子们人都疯了,野了,一整天一整天地围着瓜地园 ...

  • 【滋水 · 散文】吴清会:烛光里的妈妈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96期︱      编审︱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 ...

  • 乡土散文:村落里的冬日

    我喜欢站在冬天薄暮微阑的天边.太阳落下,溅起满天熔岩,接着是那青兰的天光在黧黑的山脊上勾画出的弯弯曲曲的金边.于是整个大山的背影笼罩了寂静的村落,这张硕大的夜幕渐渐从东拉到了西边.光秃秃的白杨和榆树幽 ...

  • 乡土散文:梦里村庄

    文:桂子 图:来源网络 梦中,你的村庄斜斜的挂在水泽一侧,房前搭满了南瓜架,屋后的山坡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挨挨挤挤的,羞涩的低首,说着总也说不完的悄悄话.屋顶的炊烟一缕一缕的升起,像是母亲手中编织的 ...

  • 朱芳丨怀念那一种温暖——写给天堂里的奶奶(散文)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六年过去了.很多人,很多事,都在岁月的流里渐渐淡了.然而,那一种慈爱,那一份温暖,却在我的心头久久无法散开-- 无数次的梦里相见,亦未能解开我的思念.好想知道,天堂里的您过得好吗?不 ...

  • 韩世泰:烛光里的妈妈|散文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韩世泰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六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曾有网络小说<雪域残阳>70万字 ...

  • 音画 烛光里的妈妈

    音画 烛光里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