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后日传经线路图(热论,伤寒论)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六病之纲领
仲景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
卷五、六 33,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汪琥曰:此条系三阳经齐病,而少阳之邪居多也. 太阳伤寒已至四.五日之时,不曰发热恶风,祗曰 身热者,此太阳之邪渐衰也.其兼阳明证不曰鼻 干不得卧,而只曰颈项强者,此阳明 ...
-
《伤寒论归一》五苓散
2021-09-29 fa(关注后->按右上角的发信息->每按底菜单,才得见新目录.) 1,人体有一套经脉系统流转的规律,这是内经和伤寒论告知的核心理论.浓缩于归一图了,请挖掘其价值. 2 ...
-
《伤寒论归一》玄武汤、真武汤
原创 畸人乘真 伤寒论归一 2021-09-22 (关注后,按右上角的发信息,则菜单下显,三个目录表.) 1,人体有一套经脉系统流转的规律,这是内经和伤寒论告知的核心理论.浓缩于归一图了,请挖掘其价值 ...
-
对《伤寒论》六病的认识
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言:"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所谓伤寒之理,指的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之理论.由于年代久远,又是一部残书,初学者比较困难. ...
-
卷五、六 66,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沉细,少阴脉也.脉浮细,身热嗜卧者,阳也:脉沉细, 身无热嗜卧者,阴也:脉缓细,身和嗜卧者已解也. 是皆不可不察也. 集注 王肯堂曰:此条当是太阳.少阳合病.胸满虽同,而 ...
-
【3.12】 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
[3.12] 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多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那47页这个十二条,前面是讲传经,就是说:&q ...
-
李诞被传离婚上热搜,不认识自己是谁的人,“婚姻的确不值得”!
与前段时间刷屏的"丧偶式婚姻"旗鼓相当的是最近流行起来的"自杀式单身".网络越发达,这些俏皮又刺激的网络语就越嚣张. 当离婚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除了碎了一地的家 ...
-
考生将高考数学题拍照上传网络引热议,网友:还能带手机考试吗?
据报道,在昨日的数学高考考试中,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位考生吴某某疑似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某搜题APP上,被某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并进行了举报. 今天,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方微 ...
-
收藏干货: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方证|四逆散|伤寒论|方药|麻黄汤
附:100条伤寒临证精华 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用&l ...
-
『咳嗽』家传治小孩热咳、发烧神验方
枸骨叶100克,柿霜100克.打粉,酒调成面团,酒洒背上,用面团反复来回滚十分钟,烧立退,咳立止. 此方此法可取,民间广为流传,效果确实. <中国药典>:枸骨叶 [拼音名] Gǒu Gǔ ...
-
至简伤寒:学中医六大误区与伤寒论的辨证治法
一.按部定位 辨证之初,先辨病位,分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这是辨证论治的第-步.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三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三期 第三期题目: 伤寒论规范化(2):三阴三阳的内涵及外延 马教授将陆续推出几十年节,马教授对中医的感悟及中医经典理论与自己临床紧密 ...
-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二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二期 第二讲题目: 伤寒论理论体系规范化(1) 马教授将陆续推出几十年节,马教授对中医的感悟及中医经典理论与自己临床紧密结合的具有临床 ...
-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一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马文辉教授讲伤寒论第一期 第一讲题目: 为什么建立这个群? 初衷.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经方的规范化? 为什么要规范化? 如何规范化? 马教授将陆续推出几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