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让写作返璞归真(随笔)【知足】

作者知足

发表时间2021-03-19 06:28:14


  因为种种原因,已有一年多未在江山发表文章了。在江山销声匿迹,并不表示已经彻底淡出网络,彻底停止捣鼓文字。我不得不承认,对于码字的癖好,我始终是无法戒掉的,即便精气神大不如从前,已无当年满满激情,做到日更,但还是偶尔写上几段似是而非的文字,来哗众取宠。
  说到哗众取宠,我并不忌讳用这个带有贬损意味的成语来形容自己。这本是无须回避的事实。因为虚荣心作祟,所以写作的动机多少有点不纯了,不是为了三两声赞美之词,就是为了虚头巴脑的点击率,总之并不是纯粹地为了表达而表达。对于这一点,我无须为自己诡辩,刻意把虚荣心伪饰成高大上的信仰,其实虚荣心与信仰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概念,风牛马不相及。或许正是虚荣心未死,我才从江山遁迹后又转战其他平台,在其他平台继续追逐所谓的梦想,继续流露自己的俗人本色,那就是总是在有意无意中犯老毛病——哗众取宠。
  我承认我终究只是一个本欲表演洒脱,却又一不小心露出矫情本色的俗人。无论是曾经在江山写的似是而非的文章,还是到了另一个平台后写的鸡零狗碎的文字,多少有哗众取宠之嫌。曾在江山写的文章,我偶尔也会在闲暇之余去回看,一回看就感觉难为情,不是为拙劣的文笔难为情,而是为自己曾经的无病呻吟而难为情。人一技痒就好显摆,而我偏偏又没什么技,却又抑制不住蠢蠢欲动的虚荣心,于是把那些原本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的琐事和那些肤浅空泛的感受也强行敷衍成文,然后急不可待地拿去发表。那时做梦也没想到,仅仅只是过了一年半载,自己就对自己的文章产生了深深的嫌弃,对自己当初为了媚俗而粗制滥造而鄙视自己。
  
  二
  静下心来仔细回味,才发现自己写的某些文章真的不忍卒读,这多少让我心生尴尬。想想自己也是动辙就自诩为老油条级文学爱好者,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充其量只能算是游离于文学边缘的粗人、一打酱油的而已。
  为了让自己不因讨厌一部分矫情之作而全盘否定之前写得稍好点的文章,于是我精选了某些写得稍稍合我的心意的文章发到了其他平台。事实证明,那些文风纯朴、无哗众取宠之嫌的文章更得人心。
  尽管我在其他平台瞎凑热闹瞎折腾的日子里并未真正上演脱胎换骨的奇迹,并未褪去一身俗气,但我还是在一年后的今天渐渐明白了一些事理。
  我明白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俗气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虚荣心、媚世的心。为了在人堆里刷存在感,多少会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以致于原本说不来的,涉及专业领域的,也要鹦鹉学舌,冒充内行,忍不住唧唧呱呱;原本不必说的,不关痛痒的,也要故作高深感慨一番;原本不宜吹捧拔高的,也硬是往神龛上供奉……于是产生了一些充满了假大空的文章。
  写这样的文章,自己在当时绝对是很过瘾的,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多么率真,多么洒脱,多么睿智,断然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有茅塞顿开的时候,也会有眼明心亮的时候,于是对自己曾经的荒唐开始私下里的批判,并有了从未有过的愧色,对自己曾经在虚荣心驱使下写了一些哗众取宠的文字而羞愧不已。
  哗众取宠的文章,说到底就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而写的文章,说到底就是为了让某些人看过后大悦叫好的文章。比如如果有一些人喜欢风花雪月,喜欢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文章,那作者就迎合这些人而写;如果有些人喜欢家长里短充满了争议的文章,那作者就尽情编造一地鸡毛的故事吸引众人眼球;如果有些人对鸡汤文上瘾,那作者就拜于丹为师卖力炮制鸡汤;如果有些人对臧否人物的文章饶有兴趣,那作者就不管公允与否,针对名人大咖开启或批判或吹捧的模式。
  这样哗众取宠的文章当然是有一定市场的,也能在一时间蛊惑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但一个人只要羞耻心未泯,就会有幡然醒悟的一天,就会对自己曾经的肤浅、浮躁、荒谬羞愧难当。而这时,或许已经晚了,不说在别人心中是否已经遭到质疑,就连自己也为自己曾经的鄙陋而难堪。
  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在追逐的路上,尽管迷雾重重,我终究还是走出来了,不再沉酣于海市蜃楼的幻景中。或许是人到了这样的年纪开始厌恶繁杂,追求简单,也可能是无心无力去化身优伶谄媚世人,总之,对写作,我觉得返璞归真才是正经之道。不浮夸,不文过饰非,不假装深沉,不把煽情与雕饰当癖好,不把写作功利化,力求写作回归为一种纯粹而真诚的表达,一种求实而公正的记录。
  别说我是一个善于解剖自我的人,只是我经历过这些,痛定思痛,才有了这样的一些悟性。好好写文章吧,回归到虔敬地表达内心的状态,这才是文章之道,别人欢迎,自己也会悦纳。
  

【编者按】知足作者,我曾经认识,有过一些文字相悦点评的交往,后来,正如作者在文章里写的那样,销声匿迹了一阵子,这次以随笔感悟写作,大致阅读一下,我产生了敬佩之意,因为这篇随笔,没有教训谁,只写作者内心经历,真实透辟,对我们是不错的警醒,甚至是启迪。作者列举自己虚荣心作祟而写作的曾经的事实,深刻反思了这种行为的目的——哗众取宠。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旦认识了,回首曾经的文章,便生愧意,因为写出的东西言不及义言不由衷。这种检点自己文章的诸多问题,认识到,就是改造自己的开始。这种分析写作那些华而不实的文字,其目的在于种种。作者这种严于解剖自我的精神,不仅仅是勇敢,而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而是要我们如何真实看待文学的神圣。归真吧,真实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求是的态度。这篇随笔,不是盛气凌人地说教,而是以自身经历与经验,深入解剖,探寻写作的目的和规律,得出正确的写作原则,值得我们认知思考,特别欣赏作者这种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点赞。建议读者,特别是在江山写作的朋友,认真阅读本文,追求真实而干净的写作境界。【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0)

相关推荐

  • 齐帆齐微刊:这仍是写作最好的时代

    我从2017年10月正式写作,至今三年了. 最开始我写的是生活碎碎念,后来系统学习写作课,接受专业知识训练,尝试了书评.影评.故事.人物通讯,学习了剧本创作. 最后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散文. 最初,我 ...

  • 随笔||学到就要教人

    学到就要教人 "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听这话心动,是在广播里.收音机里的主持人,一边给听众播放刘德华的歌,一边说刘德华其人.主持人讲到,张卫健当初潦倒的时候,受到刘德华的资 ...

  • 写于公众号发文百篇之际(随笔)

    写于公众号发文百篇之际 作者:魏小强     主编:非   鱼 今天,在各个公众号共发文100篇. 从18年8月在公众号发表第一篇文章,到今天发表第100篇,用了近20个月. 从公众号第5篇到第100 ...

  • 致敬读者

    谢天谢地,更谢谢有你,你是我天上掉下来的知己.感谢你的欣赏订阅.在这里我们坚持原创,悉心为您解读<红楼梦>,发布最新颖.最具个性.最细腻的<红楼梦>解读文字. <红楼梦& ...

  • 【杨增臣】为母亲节而随笔

    为母亲节而随笔 怀胎十月一朝娩, 喂养儿女乳吸干. 抱儿教儿娘在先, 失眠身痛对谁言. 身有小疾娘疼烂, 避风挡雨愿撑伞. 读书做人娘有责, 热冷接送都不僻. 知书达礼娘教养, 如上台阶步步高. 书本 ...

  • “吃瓜群众”到特约作者的经历

    我的写作历程 文:蝴蝶 从去年8月份爱上写作以来,我的生活完全脱离了以前的轨道,一有空就钻进手机,津津有味地阅读平台和文友们的文章,对文字的痴迷远远超越了以前的追剧."文学顾事"是 ...

  • 随心而写,有感而发,提高随笔写作水平

    在微博和朋友圈,经常有人晒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配有图片,还有一段段文字.比如,今天吃了什么东西,某种东西特别好吃,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干了什么事,收获很大:今天去了什么地方,感觉那里好美:今天心情如何 ...

  • 《爆款写作课》读感

    内容:佚名 编辑:紫岸 这是一本讲写作的书,但作者并没有讲写作相关的基础理论,而是讲如何写出阅读量高.传播力广的文字.文案.文章,甚至作者站在更功利的角度直接告诉你,写作是可以赚钱的,并且写作是可以持 ...

  • 【一稿多投(随笔) 】/ ​槐中成

    一稿多投(随笔) 槐中成         前几天.数家微刊平台,某位作者的文章,几乎一前一后,同时.次第刊登.但却平安无事.咄咄怪事?!其实不足为奇.以前,纸刊征稿约稿,杂志社/编辑部,一再三令五申 ...

  • 李菁丨文学青年如何实现写作梦

    文学青年如何实现写作梦 作者:李菁 我非常喜欢散文随笔这种文体,从十七岁到现在二十七岁,我写了十年散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见素>与即将出版的书<你的人生终将闪耀>也是随笔集,我 ...

  • 报了那么多写作班,为什么还是不能上稿

    冬日随笔   写作感悟 作者:张小桃 前天,收到朋友S的留言. 她说最近半年报了两个写作班,听了无数堂写作课,可上稿的篇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S很困惑: 自己是不是根本没有写作天赋,到底有没有必要坚持 ...

  • 随笔||相逢《冬歌文苑》的日子

    相逢<冬歌文苑>的日子 方亦飞||北京 一年将近.在这冬天寒意浓浓的夜晚,临窗而坐,拜读.学习<冬歌文苑>今天的八篇作品.<冬歌文苑>是一个因笔耕而相聚的群体,20 ...

  • 《写你想读的文章》:如何证明你不是猩猩?写作,人之为人的证明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自媒体写作道路.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玩票,但也有很多作者,通过自媒体写作积累财富与声望,挣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由此开始创业之路.还有很多作者,成名后出版了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