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二审稿)》专家研讨会意见综述

2021年5月7日下午14:00-17:00,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邀请学界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于线上举行“《数据安全法(二审稿)》立法研讨会”,围绕《数据安全法(二审稿)》中的要点学习与完善建议展开。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为本次讨论会致辞,来自高校、行业研究机构、互联网企业、律师事务所、大数据企业等20余名专家参与了研讨,会议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刘云主持,清华大学计算法学项目的硕士研究生旁听学习。

经过与会专家的研讨,大家普遍认为《数据安全法(二审稿)》比一审稿有了优化,回应了社会热点问题,核心概念更加专业、制度设计更加周延。为了进一步优化《数据安全法》的内容,与会者认为:应当进一步细化而增强可操作性,数据安全与数据发展的协调可以设立一个平衡机制,个人与平台共同控制的数据可以明确权益分配规则,数据确权和合法利用条件可以做出规定,政务数据开放可以提高可用性和对科学研究的服务能力,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开放目录应当加强国家统一布局。此外,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不应当只有“数据处理者”,还应当细化出“数据安全服务者”“数据经纪人”“数据流通平台”“数据要素开发商”“数据产品经营者”等多样化的市场主体,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的数据相关方体系。

《数据安全法》全面反映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中的治理需求。《数据安全法》不仅仅调整个人数据,也调整企业数据和政务数据,是一部立法目的多元、调整范围广泛、本土特色更强的法律。从比较法来看,欧盟针对私人数据共享有《数据治理法》,针对大型数字平台有《数字市场法》,针对政务数据有《开放数据指令》,未来还会针对数据要素发展而制定《数据法》。我国数据领域只有《数据安全法》的立法计划,数据相关的大量问题都体现在这一部法律中。为了进一步完善数据法律体系,与会者建议《数据安全法》分别明确安全管理与数据要素发展的统筹部门,对数据权属等必须在法律层级作出规定的事项予以补充,并对配套的立法工作进行必要的规划和授权。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一章“总则”之下确立数据安全的基础规则和基本原则。第2条确定的保护性管辖规则,可以在不过度管辖的同时保护本国公民、组织的利益。第3条将非电子形式的数据也纳入了调整范围,其具体的适用方式有待进一步讨论;数据安全的定义是一种狭义上的数据安全内涵,与第1条的立法目的存在一定差异。第4条是坚持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了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第5条将个人数据、组织数据一并规定,强调了数据权益保护、自由流动和有效利用的共同目标。第6条提升了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地位。第7条确立分工负责的数据安全工作体制。第8条确立了数据处理者的行为原则。第9条确定了全社会协同治理数据的原则。第10条规定了数据安全的行业自律制度。第11条规定了数据安全的国际合作制度,反映了外交部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第12条设立了数据安全的投诉举报制度,强调了数据安全的国家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二章“数据安全与发展”之下主要是确立了数据发展制度,反映了国家数据要素市场的全方位保障体系。第13条宏观上确定了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调,为下位法、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指南。第14-18条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保障,分别是国家战略、地方规划、技术和商业模式、技术标准、检测评估与认证、交易市场、教育培训与人才保障,共同构建了数据要素市场数字化转型、数据利用的制度。第14条把一审稿的省级改成了县级,有利于全面促进数字化转型,但是也有必要明确数据安全治理中的不同层级事权划分,从而避免形成碎片化的数据要素市场。第18条中“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有必要明确其主管部门以提高可操作性。为了提高数据交易市场的规范性,可以结合分类分级的规则构建多层次的数据交易市场。此外,为了避免数据产业投资过热,避免开发者抢夺公共数据,避免数字化设施烂尾工程,应当对地方政府投资从事数据产业发展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三章“数据安全制度”部分,设计了数据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第20条由于各地区、各部门都可以确定重要数据目录,在实践中可能会造成标准不一,有专家建议加强重要数据目录制定统筹,最好出台国家统一标准,各行业标准由各部委牵头,各主管部门再依据国家统一标准制定本行业的细分标准。第22条规定的处置机制突出了国家政府部门的职责,有专家建议加上“企业应急处置的作用和义务”,明确企业按照国家应急处置有关部门的要求履行相关职责。第23条的数据安全审查只规定了消极管理制度,同时也应当对符合数据安全的产品设立白名单制度,从而体现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四章“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部分,对数据处理者的相关义务做了体系性的规定。第28条聚焦于数据安全的缺陷漏洞,规定需要及时告知用户,并且向主管部门报告。我国这块欠缺原因是报告延迟,有专家建议可以把“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本条明确点出。第32条创新的提出了数据交易中介服务,但是缺乏资质管理和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也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第34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数据调取权力,应当考虑将检察机关、监察机关一并纳入其中。第35条规定了涉外司法协助的程序,不仅反映出司法主权独立的要求,同时也表明数据经过审核是可以出境的。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五章“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部分,规定了政务数据开放的基本工作思路。有专家建议第39条“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改成“电子系统”,扩大规制范围对象,电子政务主要涉及公权力机关,其他电子系统没有法定的职责,或者不是出于行使法定职权并不具备政务功能。第40条,有专家建议建议将“依法不予公开”改为“依法不应公开”;政务数据公开除了“及时和准确”的要求,还应当符合“可用”需求,从而为政务数据的可计算利用创造必要条件。第42条相较一审稿的修改较为显著,限定为履行法定职责。

《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在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保障了本法实施的强制性。第43条把约谈制度法定化。第44条,一审稿罚金对标的是《网络安全法》,二审稿罚金显著提高,可能形成《网络安全法》与《数据安全法》的适用冲突。对于这两部法律的实施,是由执法机关选择某部法律,还是有适用条件的专门限定和指向,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第45条的法律责任再次凸显了,如何审核数据来源合法,如何进行数据确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总的而言,《数据安全法》构建了一个数据安全和发展并重的体系,但是面临着制度具体落地的问题,条文的概括性导致《数据安全法》规制的内容不够具体。例如,缺乏数据要素市场多元主体制度和确权制度,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制度。《数据安全法(二审稿)》中,很多问题都是中国特色的问题,缺乏直接借鉴的国外的成熟经验,需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对立法者提出的挑战,也是对研究者提出的时代问题。

据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将于2021年6月7日至10日举行;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数据安全法草案,《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也日益临近。我们相信,《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必将为各行业、各地方的数据立法和实践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数据安全法》是数据治理工作的新起点,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通过研究和地方实践来构建《数据安全法》的生命力。

本文仅仅概述相关专家意见。我院关于《数据安全法(二审稿)》的具体完善意见,已经按照征求意见渠道做了反馈。

撰稿人:梁雨思

审校:刘云

(0)

相关推荐

  • 从数据共享到隐私悖论,如何加速数据确权?

    文/陈根 大数据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数据的价值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对海量数据聚合.加工产生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的深度发展,数据价值的实现不仅限于私人领域,其功能越来越凸显于国家总体安全.社会公共 ...

  • 专家观点 | 数字时代,大数据安全谁来保护?

    近期,2021数博会大数据安全高峰论坛暨经验交流会系列活动在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举行. 此次交流会系列活动以"引领数据安全护航数字城市"为主题,以"2021中国数博会大 ...

  • 数据合规丨《数据安全法》颁布,企业如何避免数据合规风险?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于 ...

  • 《数据安全法》的五个“首次”

    数据作为"关键要素"首次写入法律 数据作为"要素"被正式提及要追溯的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g ...

  • 《数据安全法》若干问题评析及探讨

    作者:陈宇萱 元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主要执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专利.反不正当竞争.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

  • 2021LCOUNCIL数据合规系列报告合集(上)

    点击下载 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中国正式提出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称为五种要素,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 ...

  • 如何破解高校个人数据保护难题?

    3月6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紧接着,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 ...

  • 拿什么保护智能汽车的数据隐私安全?

    独木不成林,单独的一辆汽车不可能成为"车联网". 很多车辆,很多参与者,彼此形成并交互信息,由此编织成一张庞大的数据网.于是,数据才有了意义,而这张数据网也有了更深远的价值. 这是 ...

  • 个人数据资产保卫战该怎么打? | 甲子光年

    你的个人信息,正在通过手机直播给后台潜藏的"有心之人". 6月1日,在<网络安全法>实施四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做了一个测试:前脚刚跟身边的朋友说了想去吃火锅,后脚打开手 ...

  • 数据要素化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新秩序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加深,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数据智能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这是我 ...

  • 完善和优化数据市场治理

    聆听光明 | 理论探索 · 学术前沿 · 人文关怀 近来,数据市场存在的"大数据杀熟"(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平台经济领域一些经营者针对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