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藏山之二:莲花寺的传说

走进藏山之二:莲花寺的传说 

藏山位于山西省盂县,距省会太原120公里。大巴车由天黎高速盂县下来后,感觉像进入丘陵地带,然而大约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便又钻入这险峻高耸的群山。
今天由于是三八节,藏山景区开放了妇女免费通道,所以,今天来藏山的游客很多。
据说,藏山风景区是由民营企业家杨连富不断投入巨资,对藏山修旧复旧,不断进行深度开发,现属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
通往藏山风景区的山门牌楼,高大恢宏,中间一个大大的“忠”字,表达了藏山旅游的思想主旨。“文革”时期,国家曾大度批判封建主义的“忠”,“忠”字让人想到了《水浒》中的宋江,想到了毛泽东提出的批宋江,同样“忠”字也让人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当然,“忠”字在这里一定是为了歌颂英勇忠义、舍己为人的2600年前的义士程婴。

过山门,眼前出现一个三层歇顶式楼殿,上书隶篆蓝字“藏山”。牌楼琉璃瓦棱,恢宏大气,这里就是藏山的入口了,可惜这么漂亮的建筑不知道啥时候建立。

山西省委省政府力推藏山的忠义文化,据记载,2010年2月,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西藏山文化推广大使签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出席了签约仪式。著名导演陈凯歌与藏山景区负责人签约,成为该景区首位文化推广大使。而由陈凯歌执导的电视剧《赵氏孤儿》也将在此拍摄,这真是山因人名,名因山起,而影视又因故事而出名,也因此“藏孤救赵”的故事便传闻更广。

藏山作为忠义文化的代表,又融合了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忠心,还是平常心,还是佛心,一个“心”字让你悟出了许多不言而喻的东西。

穿过一大段现代式的育孤园,在一座宝塔前,一路三分,右为莲花寺,左为藏孤胜境,中为笏峰。我想了想,选择了人烟稀少的笏峰幽径。然而,走了一大段山路,没发现任何景致,只好返回来,中间绕道莲花寺,实事上这样走,看得景点更多一些。

莲花寺为仿古建筑,“莲花寺”三字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所题。

独特的建筑,成片的殿堂,没想到藏山莲花寺竟有如此规模的佛教神韵。

仔细看,南面山体上,题写着“佛光普照”四个鲜红大字,更让这座山脉承载了厚重的佛家灵光。

一座墙体上书写张贴着唐朝李商隐的【十穷十富歌】,强烈的对比意识,读来极具教育意义。如果不是来藏山,还真没看到过这完整本。

很喜欢莲花寺院内这幅对联,它似乎可以诠释一切信佛与佛心的因果关系: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欲求佛先求心,这句似乎可以成为一切信佛者的答案。我相信世上最大的魔障就是心魔,所以我相信世上一定有因果的存在。

莲花寺内还有菩提院、卧佛寺等宫殿,我似乎对这些现代派的佛教建筑不太感兴趣,便夺路而上。但还是被迎面而立的一尊秀美的塑金观音雕塑而吸引,这尊观音像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那么亲切,真是法力无边,端庄祥和的观音早已经成为信奉佛法的民众心目中的经典精神领袖。

观音菩萨塑像高达16.6米,立于莲花寺万寿湖。这尊被称为“北方小普陀”的水上观音,神态安祥,泰然于世。左边是儒教的孔子祠,右旁是道教的老子像和真武庙,由此形成了莲花寺的儒释道三教文化道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一的精神。

据传,“北方小普陀”的得名源于著名佛教圣地五台山的高僧——现任北台住持的妙江大师。大师来到藏山,曾看到“莲花湖”上出现了杨枝观音的立体形象,便讲述了藏山莲花寺与观音菩萨的佛缘。

原来“莲花寺”曾是观音菩萨的又一处道场: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慧锷朝礼五台山时,偶得一尊观音像,欲请回日本供奉。当行至藏山时,这位僧人忽见空中金光闪闪,祥云缭绕,于是就来到“莲花寺”现址。但见南洞岩隙下,石莲花大放光明,如来尽显虚空。相传,这枚石莲花乃释迦牟尼本尊化身到藏山与老子相会时留下来的莲花,该石莲花形状与佛经中莲花造型完全吻合。慧锷以为此景乃观音菩萨显灵,当即五体投地,虔诚祷告。

妙江大师点悟在此塑观音像,并取名为“北方小普陀”。形成了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水上观音景观,引来了四方香客和佛学同修在此虔诚祈祷,成为传递佛家精神的使者。

人类总有些与大自然特别相吻合之处,两山交汇处有一天然形成的洞穴,这个奇怪的洞穴被命名为“天地根”。据老子《道德经》所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玄牝分别代表雌雄,天地根是天然形成的洞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象征伟大的母性。

我忽然明白,下面的这摊冰水为什么叫圣母湖了。此刻如果是夏季,这圣母湖是不是便会湖水盈盈照人了?

你相信历史上佛祖会与中国的道家鼻祖老子在这块神秘而幽静的大山里有过一次藏山相会吗?这个故事很富创新意义。但我相信,佛道两家虽然从方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他们在关于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上,应该有着完全一致的精神本质。佛家为普渡众生,而道家讲遵循自然,洒向人间都是爱。我相信两人在相互倾听的世界里,一定能够相互感悟各自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共同担当促进人类平安相处、和谐大同的使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代大文豪刘禹锡的名句。山峰之上,一个大大的仙字,说明了藏山曾经有过的仙风道骨一般的传说。

明末学者傅山先生曾在《留题藏山》中写道:“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雾嶂几层宫霍鲜,霜苔三色绿黄红,当年难易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画楼中。”(待续)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走进藏山之一:路上风景

(0)

相关推荐

  • 【大美祖国之五台山】朝圣五台山一次信仰之旅,去寻找心灵的净土

    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里流传着许多佛教高僧的故事. 东汉年间,白马驮经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按经索骥寻找到五台山,发现这里的地形与印度灵鹫山神似,就此认定五台山与佛祖有着不解之缘,于是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游普陀山记》

    [郭进拴原创]游普陀山记    为了研究观音文化,寻访观音的芳踪,我们平顶山市观音文化研究会一行数人,相约于观音的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日,从观音的老家河南省平顶山市赶到了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山.   从舟 ...

  • 千年古刹曹氏心

    峰寺石碑上有记载:清世祖顺治十年,兴国州永城里曹氏捐田13亩以资助清峰寺作香油费.那么清峰寺与相距几百里的兴国州永城里曹氏有何佛缘呢?请看-- 千年古刹曹氏心 三.曹氏佛缘 清峰寺碑林内有两块记载曹氏 ...

  • 莲花寺沟响起锣鼓声

    莲花寺沟响起锣鼓声 文/子光 2021年5月1日下午三时,豫西地区洛宁县西北隅一个叫莲花寺沟的地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头攒动,打破了山沟沟的寂静. 细打听才知道,原来一个叫胡祥武的人带领兄弟姊妹,在 ...

  • 【锂电寻访】走进亿纬锂能,二十载砥砺前行打造最具创造力的锂电池龙头企业!

    股价快速上升."提速"快充电池.10GWh软包电池满产满销.总投资75亿元加码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亿纬锂能屡次夺得锂电池领域"热搜头条". 5月12日 ...

  • 走进状元村(二)|高考状元龚礼明

    ✍ 走进状元村(二) 文/丰德勇  高考状元龚礼明  2005年7月.安康市高考状元.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几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旬阳小城引爆,顿时成为街头小巷热议的话题. 而这消息和话题都与一个学 ...

  • 涉县鹿儿寺神奇传说:官员奇遇仙鹿感而建寺,千年龙爪槐自己扭头

    涉县鹿儿寺神奇传说:官员奇遇仙鹿感而建寺,千年龙爪槐自己扭头

  • 走进兰溪市上华街道寺前村:西安寺里铸辉煌

    走进兰溪市上华街道寺前村:西安寺里铸辉煌 寺前村位于上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马寺前得名.自然村前原有"惠灵寺"得名.区域面积为1.23平方公里.耕地704亩, ...

  • 寻城沈阳之,长安寺——山门寺的传说。

    对于沈阳长安寺的了解,源于贴吧上的一个帖子.吸引人的一句话莫非就是"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地址就位于中街沈阳商业城的后身,于是,慕名而去! 长安寺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6号, ...

  • 华州莲花寺:静静的窑底村

    静静的窑底村 作者 郝庆年 由莲花寺水峪村往东南沿一条临沟小路慢上约一里就到了窑底村.该村不到二十户人家,没有城池,分东西两排裸住在秦岭脚下.东排人家就抵着由潭峪口直扑过来的大片竹林,许多竹子就弯进人 ...

  • 华州莲花寺:大少华刘家陵风水趣谈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大少华刘家陵风水趣谈 作者 时三文 风水学在我国历史久远,有阴宅与阳宅之分,古称:堪舆学.就阴宅而言最终概括为两句话[世人尽言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所谓: ...

  • 走进藏山之六:忠义藏山(下)

    走进藏山之六:忠义藏山(下) 苍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正义战胜邪恶.当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之时,有着大义之举的主人公程婴本应该享受人间的高官厚禄.可是十多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