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的研究:早期识别新冠重症
相关推荐
-
新冠病毒吞噬肿瘤?个案报道不可信,肺癌病人更要注意防护新冠
新冠病毒吞噬肿瘤?个案报道不可信,肺癌病人更要注意防护新冠
-
钟南山团队对1099例新冠患者分析:就诊时发热者不足一半 可能有超级传播者
2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该研究对涉及全国31个省份552家医院收治的1099例(截 ...
-
死亡率高、病程长:新冠肺炎为何比其他肺炎更危险?
原文作者: Kara J. Mould & William J. Janssen 肺炎是COVID-19重症的一个标志,但是在感染者肺部观察到的炎症仍有许多细节未知.一项研究分析了COVID- ...
-
再受挫!继放弃两款新冠疫苗之后,默沙东又宣布终止一款新冠药物研发
在花费 4.25 亿美元收购了一款 CD24Fc(MK-7110)新冠药物管线的七个月之后,默沙东宣布终止该项目. 同时还宣布,终止口服抗病毒药物 molnupiravir (MK-4482) 在重症 ...
-
妈妈的肠道菌群或可影响孩子的大脑和行为发育
近年来肠道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而肠道菌群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怀孕期间母亲的感染会增加后代罹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比如自闭症.小鼠的研究揭示 ...
-
美媒:新冠肺炎为何比一般肺炎“更伤人”
2021年01月22日 18:49参考消息作者: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月11日发表一篇报道,题为<为什么新冠肺炎会比一般肺炎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破坏 ...
-
世卫组织:未来六个月将会是困难的 但充满希望|世卫组织|新冠肺炎
当地时间4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未来六个月将会是困难的,但充满希望.需要所有人,包括已控制住病毒传播的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循 ...
-
研究称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复后的几个月内 大脑认知功能会下降
据外媒BGR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复后的几个月内,大脑认知功能会下降.一些常见的认知问题包括记忆力下降.脑雾.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等.研究人员表示,认知能力下降相当于大脑衰老10年. 打 ...
-
研究发现: 新冠重症者往往睪固酮濃度过低
华盛顿研究团队发现,新冠肺炎重症者往往睪固酮浓度已降至极低的 为了解睪固酮.雌二醇与似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1)等激素的浓度,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关联性,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 ...
-
不只是疫苗,新冠重症特效药也出现突破希望
继辉瑞.Moderna之后,牛津疫苗隔夜也传来好消息.与此同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似乎也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一项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重症监护国家审计和研究中心.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早期结果 ...
-
“病毒-人类”混合DNA?新研究称新冠病毒可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为什么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痊愈几个月之后,检测依旧显示阳性?几名科学家有一个看起来很疯狂的想法--新冠病毒会把自己的遗传物质插入到人类的基因组里.今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 ...
-
重磅!牛津大学最新研究:新冠病毒长期全球“蛰伏” 病毒可能并非源自中国!
英国<每日电讯报>2020年7月5日报道,牛津大学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并非源自中国. △英国<每日电讯报>5日报道:牛津大学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并非源自中国 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 ...
-
权威研究:新冠疫苗只打一针会有什么后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五一长假将至,你选择宅在家里,还是出门旅行呢?问题的答案可能取决于你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最近,<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的论文,回答了一个大家可能都很关心的 ...
-
西安交大合作研究:新冠肺炎是一种血管疾病,而非呼吸系统疾病
西安交大合作研究:新冠肺炎是一种血管疾病,而非呼吸系统疾病 中国生物技术网 05-04 12:1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注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科学家们就迅速确定了,新冠病毒(SARS-CoV-2 ...
-
发病率继续下降,周三单日接种110万人,科隆首现印度双重突变病例,新冠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引发政治斗争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周四报告了24736例新感染和264例新死亡.上周四的疫情记录为29518例新感染和259例死亡. 全德7天10万人发病率再次降到154.9.前一天为160.6:一周前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