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既要让学生吃得安全,还要吃得舒心!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学校陆续准备开始了开学复课。为确保春季开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疫情期间学生用餐安全,督促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及食品安全、市场管理等单位也启动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

民以食为天。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这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其例行的常规动作体现。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检查更应抓实抓细。

学校食堂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同时,也应当考量一下如何让学生吃得更加可口、吃得舒心、吃得美味。既要热情欢迎他们第一次光临,还要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今日00后的学生绝不像上个世纪的我们享受过食堂大锅饭的“美味”,也体验不到那种排队打饭的“愉悦”。因办学规模不同,一些学校的食堂有大有小。大点的食堂窗明几净、明厨亮灶,窗口多,座位多,饭菜花样多;小点学校的食堂如一些农村中小学食堂,仅就一个灶,一两个大师傅在做,师生同在食堂吃。

客观而言,今日所有学校食堂的饭菜在安全上是达标的,但在色、香、味等方面,能让学生食欲大振,长久吸引学生光顾学校食堂,恐怕合格的没有几个。生活条件变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学校食堂饭菜的水平仍一般般,学生叫喊难吃、太难吃。这恐怕是我们难以回答的。“牛奶+面包+鸡蛋”可以说很有营养吧,然而,学生营养餐早餐天天供应这几样,吃久了,吃腻了,自然也就无营养可言。

以往,有的学校还可以允许寄宿学生溜出校门到外面的餐馆消费一下,外卖小哥也可以给学生送来可口的美餐。今年,受校园疫情防控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寄宿生实行起严格的封闭管理政策。封闭管理后的寄宿生全被赶到学校食堂里错时错峰、隔座就餐,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种类、样数、味道等如何,就成为迎接学生舌尖上的挑刺。

千人千口,众口难调。怎样的饭菜算好吃,算不好吃?究竟是学生口味太刁钻,还是食堂大师傅厨艺的太高超?一面是学生味蕾上的意见很大,家长抱怨食堂饭菜贵;一面是学校食堂经营者、承包人苦言食材成本高、人工工资高等等。学校食堂饭菜如何吸引学生、留住学生,也确确实实是道难题。

于个人来说,味蕾上的记忆是最久远的。曾经,将学生送到学校住校、上灶吃饭,被视为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象征。今日,面对00后学生,学校食堂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理应在饭菜的花样、美味上下功夫,要适应学生胃口上的所需和变化。许多学校食堂已走向市场化,走向市场化的学校食堂理应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具营养的饭菜,走向市场化的学校食堂事实上也与学校脱离不了关系。学校食堂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面窗口、一面镜子、一面门脸。排队取餐、落座就餐、餐后消毒,从进门到出门,等等,都浓缩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体现着学校的文明,展示着学校的精神。当然,明厨亮灶的背后及餐桌上的饭菜也能反映出学校的精心、精致、匠心、内涵和底蕴。特别对一些中职学校而言,学校食堂也是中职学校的一块招牌,它丝毫不亚于中职学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学校食堂这块牌子搞好了,可以留住许多学生的胃口;搞砸了,留给许多学生苦味的回忆。试想,若办烹饪专业的中职学校的食堂饭菜尚且不受学生欢迎,何有学生来学习厨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