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6义则往役君子由礼

题文诗:
万章:敢问不见,诸侯何义?孟子:

在国,市井之臣,在野,草莽之臣,

皆谓庶人.庶人,传质为臣,不敢见之,

.万章:庶人召之,役则往役;

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何也?孟子答:

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且君之欲,见之何为?

万章答:为其多闻,为其贤也.曰为多闻,

不召师,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吾未闻欲,

见贤召之.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国,

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有言,事之云乎,

岂曰友之?子思不悦.之岂不曰:以位子君;

臣也;敢与君友?以德则子.事我者也,

奚可与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

况可召欤?齐景公田,招虞人旌,不至将杀;

志士不忘,在沟壑也;勇士不忘,丧其元也.

孔子奚取?取非其招,不往也.非礼义故.

招虞?招以皮冠,庶人以旃,以旂,

大夫以旌.以大夫招,招虞人,死不敢往;

以士之招,招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

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不以其道,

犹欲其入,而闭之门.夫义路也;门也.

唯君子也,能由是路,出入是门.经有:

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原文】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1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士子不去谒见诸侯,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答道:“不曾有过职位的人,住在城市,便叫作市井之臣,住在乡野,便叫作草莽之臣,这都叫作庶人。庶人不送见面礼而取得臣属资格,不敢去谒见诸侯,这是礼节。”
 
万章说:“庶人,召他去服役,便去服役;君主想要接见他,召唤他,却不去谒见,这又为什么呢?”孟子说:“去服役,是应该的;去谒见,是不应该的。而且君主想要见他,为的是什么呢?”
 
【注释】
 
(1)传质:拿礼物(贽,也就是质)求见,必先由守门者传达,这叫作“传贽”。

【原文】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1,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2?’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译文】

万章说:“为的是他见多识广,为的是他品德高尚。” 
孟子说:“如果为的是他见多识广,那天子都不能召唤老师,何况诸侯呢?如果为的是他品德高尚,那我也没听说过想要和贤人见面却召唤他去的。鲁缪公屡次拜访子思,说:'古代有着千辆兵车的国君和士人交友,是怎么样的呢?’子思不高兴,说:'古代人说的意思,是说以士人为师吧,难道是说和士人交友吗?’子思的不高兴,难道不是心里这样说:'论地位,那你是君主,我是臣子,哪敢和你交朋友呢?论道德,那你是向我学习的人,怎么够格和我交朋友呢?’千乘之国的国君追求和他交朋友都办不到,何况召唤他呢?齐景公田猎,用旌来召唤猎场管理员;他不来,准备杀他。有志之士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弃尸山沟;勇敢的人〔见义勇为,〕不怕丢掉脑袋。孔子对这个管理员取他哪一点呢?就是取不是他应该接受的召唤之礼,他硬是不去。”
 
【注释】
 
(1)见于子思:被子思接见。
 
(2)岂曰友之云乎:即“岂曰云友乎”,应译为:“难道说是指的交友吗?”云,说的,指。

【原文】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1,士以 旂2,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3:'周道如底4,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5。’”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译文】
 问道:“请问召唤猎场管理员该用什么呢?”答道:“用皮帽子。召唤老百姓用旃,召唤士用旂,召唤大夫用旌。用召唤大夫的礼节去召唤猎场管理员,猎场管理员死也不敢去;用召唤士人的礼节去召唤庶人,庶人难道敢去吗?更何况用召唤不贤之人的礼节去召唤贤人呢?想同贤人会面,却不依循规矩礼节,就好比要请他进来却闭上门。义好比是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能从这条路上走,从这扇门里进。《诗经》说:'大路平似磨刀石,又像箭矢一般直。君子在它上面走,小人以它为法式。’”
万章问道:“孔子,国君之命在召唤,不等车马驾好便径行走去。这样看来,孔子错了吗?”答道:“那是因为孔子正在做官,有职务在身,国君用他担任的官职去召唤他。”
 
【注释】
 
(1)旃:音zhān,曲柄旗。
 
(2)旂:音qí,有铃铛的旗。
 
(3)《诗》云:所引诗句见《诗经·小雅·大东》。
 
(4)周道如底:周道,大道;“底”当作“厎”,“厎”即“砥”字,磨刀石。
 
(5)视:看着,看齐,效法。

(0)

相关推荐

  • 孟子译文・万章章句

    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问:"大舜到田野里,望着天空哭诉,是什么事让他呼告哭泣 ...

  • 浮邱子卷八 (清)汤鹏

    转自:国学导航-浮邱子 浮邱子卷八 训名上 浮邱子曰:名可倚杖乎?而不闻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乎?岂唯难副,又大枝离破碎之乎?<诗>曰:"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 ...

  • 孟子日课180丨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进阶的门路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0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4义而弗却孔子仕道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态也?孟子曰恭. 问曰俗语,却之却之,为不恭也,其为何哉? 孟子答曰,尊者赐之,视其所取,之者义乎, 其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者义,其为不恭, 故弗却也.章曰请无,以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题文诗: 孟子有曰:伯夷目耳,不视恶色,不听恶声. 君非其君,民非其民,不事不使.国治则进, 国乱则退.横政所出,横民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题文诗: 北宫锜问:周室班列,爵禄如何?孟子答曰: 不可得闻,诸侯恶其,害于己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天子一位,公一位也, 侯一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3德友不挟贵贵尊贤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友.孟子答曰:不挟其长, 不挟其贵,不挟兄弟,富贵而友.交友也者,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孟献子也,百乘之家, 有友五人:乐正裘也,之与牧仲,其三人则, 予忘之矣.献子与此,五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7论世上友为卿之道

    题文诗: 孟子之谓,万章也曰:一乡善士,斯友一乡, 之善士也;一国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也; 天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也.以友天下, 善士未足,而又上论,古之人也.颂其古诗, 读其古书,不知其人,岂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题文诗: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旻天,何为号泣? 孟子答曰:怨慕其亲.万章又曰: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舜怨乎? 曰长息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2伦常不废君子道正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2伦常不废君子道正 题文诗: 万章问曰:诗经有云:娶妻如何?必告父母.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娶不告,由之何也? 孟子答曰:告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 如告则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题文诗:孟子之曰:尧老舜摄.尧典有曰:二十八载, 尧乃徂落,天下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 遏密八音.孔子有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舜为天子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5事治民安天视民视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5事治民安天视民视 题文诗: 万章问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以,天下与人.问曰然则,舜有天下, 孰与之也?曰天与之.万章问曰:天与之者, 谆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