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中的“通变”该如何理解?

(0)

相关推荐

  • 对于古代书家作品的审美要批判的继承,这是创新的出路

    美丑对错等不单是个人感觉,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精神沉淀的结果.学习.教育是其最主要的传承方式.而这学习教育的方式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孔子以来的学校教育方式,就如今天的人们学习书法,或者不是所 ...

  • 王建佩(书法家)——名人百科

    王建佩,1986年出生于甘肃省环县,中共党员.2016年8月结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2018年6月结业于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十四期书法创作提高班.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 ...

  • 国展书法作品中的“通变”该如何理解?

    "通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系静>,"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意是 ...

  • 怎样理解书法作品中的'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锥画沙"和"印印泥"是中国古代书法家书法理论中常常会见到的两个理论.实际在中国书法史上,书法理论有很多,但是大多数书法理论偏于形象描述,而少于系统.科学.完整 ...

  • 龚鹏程|书法如何通变?

    书法,在今天还有什么新变的可能性吗? 这是现代人的现代性焦虑之一.古代的.传统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算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的.人活在当下,只有当下存在的意义,才对我们有意义.所以从事艺术创作,总要问问自己现 ...

  • 刘文华:书法创作不能乱“变”|3大针对性阶段训练,掌握隶书创作的关键性元素

    导师简介 刘文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主任. 刘文华先生长期工作在专业工作岗位,以研究.教学为业.40多年来 ...

  • 书法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理解“门道”二字?

    书法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理解"门道"二字?从技巧方面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技术,都有其专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按照民间的通俗言语就可以称之为"门道"了 ...

  • 怎么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章法特点

    有人问我,怎么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章法特点.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章法特点,要想分析的清楚和透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整体布局 所谓注重整体局,是说,我们要在第一时间给这个作品下一个定性, ...

  • 为郭沫若的书法艺术正名,浅析其《蜀道奇》书法作品中的韵律美

    杨西|撰文 郭沫若先生于1892年1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在家乡私塾念书,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被称为文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及诗人. 郭沫若 1914 ...

  • 《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

    <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书之内容出于本人结撰,仅就后者而言,在其传世作品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据他于卷后之自跋可知,此赋乃赵孟頫二十余岁所为,是其早期文学代表作品(后被列 ...

  • 《公孙龙子》通变论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曰:二有一乎? 曰:二无一. 曰:二有右乎? 曰:二无右. 曰:二有左乎? 曰:二无左. 曰:右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可谓二乎? 曰:不可. 曰:左与右可谓二乎? 曰:可. 曰:谓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