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家山古墓出土17万枚古滇国货币,却为何被专家嫌弃?

我们肯定这么一句俗语,那就是“物以稀为贵”,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说某个种类的东西越少,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相信大家肯定能理解的,这在考古中是尤为明显的,我们知道金银财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的珍贵,但是在考古专家的眼中,金银器其实算很普通的财物,因为它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几乎被考古专家忽略不计才,除非一些特殊情况。

咱们今天要说的是这座古墓位于云南李家山,我相信大家应该对这个地方很熟悉的,云南李家山自然最出名的是李家山古墓群了,李家山古墓群可不简单,那是包括了战国到东汉时期的墓葬,这里大部分的墓葬都是竖穴土墓,而且大部分居然没有什么陪葬品,这一点让人很是奇怪。

可是虽然说李家山古墓出土的文物算不上非常的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其实还是出土了不少极其有价值的文物,比如说铜编钟、贮贝器、立牛葫芦笙、孔雀衔蛇纹锥、手执形銎戈等等,这些文物可是云南青铜器的代表,那是极其的珍贵的哦!

1972年的时候,云南考古队共计挖出了27座墓葬,出土的文物种类达到1300件,而后几十年考古队再次来到这里进行考古挖掘,还发现了58座古墓,出土的文物更是不少,其中牛虎铜案在1995年的时候被我们国家列为了国家级文物,而李家山古墓群则是更加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李家山古墓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被收藏在李家山青铜博物馆中。

而在1972年的那次考古过程中,我们的云南考古队同志们却发现了17万枚古滇国海贝,严格来说应该是17万8千多块海贝,而来据专家们研究其实这些海贝是古滇国时期的货币,确实很难想象古滇国的人居然用海贝当做货币,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这17万枚古滇国海贝后来却没有什么消息了,难道文物价值不够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也可以说价值不大,那是因为海贝数量太多了,所以才会被“嫌弃”的,如今大部分的海贝被放在库房,只放少数一些海贝拿来展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