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微笑-麦积山121特窟造像

在麦积山石窟的北魏晚期造像,不断呈现出活泼的形式和生动的表现。各窟内多流行三佛的主题,并配置以菩萨、弟子、比丘、比丘尼和力士或天王等造像。其中第121窟是很有代表性的洞窟。

121窟位于西崖上层的西端,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后。洞窟形制为覆斗藻井平面方形窟。高2.55、宽2.36、深2.15米,窟内正壁和左、右壁各开一龛,龛内各塑一佛,为三世佛组合。现左右两壁龛内被改塑为菩萨像,原作衣裾仍保留,正壁佛像也被宋代重修。正壁龛内两侧上部还有影塑佛弟子各一排五身,合为十大弟子之数,各高约0.30米。

此窟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正壁龛外两侧的两组立像,左右两壁的胁侍菩萨与正壁龛外两侧的比丘、比丘尼两两贴近。这就是被人们广为赞誉的麦积山著名的"窃窃私语"组像。为麦积山世俗化造像的经典之作。这两组人物造型,其上身微微前倾而且肘、肩和头部完全靠拢在一起。相互依偎,耳鬓厮磨,窃窃私语,他们仿佛在佛陀说法的循循诱导之下互相发出会心的微笑,而菩萨与比丘组合,又仿佛是人间的一对少男少女在脉脉含情、窃窃私语互吐心曲。这种种只有在世俗人生中才可以见到的情景,却出现在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造像群中,完全冲破了佛教禁欲主义的表现范式,突出了世俗人情的趣味。这两组人物的脸部表情,丝毫没有传统佛教造像仪轨中庄严、威慑的宗教氛围,有的只是对世俗生活中自然情景的捕捉,形态生动、亲切,使我们既感到佛国的庄严肃穆,又深深被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所感染。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的变迁和洗礼,站在这些艺术品前,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脉博,听到那个时代世俗人生的话语,甚至觉得我们仍能与他们进行某种思想、文化、艺术、心灵的交流。这种浓烈的中国化、民族化、人格化、世俗化特征,是麦积山石窟具有跨越历史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凡看到这组像的无不为它那匠心独到的构思,巧妙的组合,充满生活气息又极富人情味的造型艺术所赞叹,引起遐想。

在此窟前壁门两侧各塑一力士像,头为宋代重塑。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

螺髻梵王与菩萨像

两身塑像头部紧贴,螺髻像螺髻高耸。低首下视,眉目细长,身穿宽博大衣,双手合十。菩萨像头微侧,发髻前倾,高领内衣,帔帛交叉,长裙覆脚。两身塑像面形圆润,面带微笑,五官清秀俊美。

弟子与菩萨像

弟子与菩萨像均高1.22米,弟子头微向右倾,穿双领下垂衣,裙裾覆脚,双手合十于胸前。菩萨扇形髻,阴刻发纹齐整。帔帛覆肩起翘,长裙覆脚,足穿云头覆,右手略抬起,左手屈于腹部。两身塑像面庞清秀俊美。躯体修长,衣饰宽博,衣纹流畅,神情和悦,似在低首交谈,安静中带有动感。

以上内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欢迎分享

(0)

相关推荐

  • 回望历史 | 1956年名取洋之助镜头下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及寺院全貌  1956年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因形似麦垛而得名,约在天水市中心东南 45 公里处),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 ...

  • 麦积山127窟正壁主佛与菩萨

    麦积山石窟127窟正壁主佛 127窟正壁龛内为石雕一佛二菩萨,这组造像不同于左右壁龛内的泥塑造像,是事先雕刻好后嵌入龛内,说明其应来源于外地. 佛结跏趺坐,旋涡纹高肉髻,长圆脸,双眉弯曲,双耳垂肩.着 ...

  • 张彩虹丨雨中麦积山

    带着征途的疲劳,下了火车,在旅馆稍作休息,我与丈夫.女儿便带着期待的心,登上开往麦积山的公交,于8月21日上午九点多到达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25公里的麦积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 ...

  • 南山供秀 |《中国美术全集:麦积山石窟》电子版免费下载

    本资料是根据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麦积山石窟雕塑>内容整理的电子版图集,如今此书已绝版,市场上流通者甚少.书中收入麦积山石窟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泥塑.石雕 ...

  • 甘:朝圣麦积山--“法云常住,慧日无穷”!

    细雨纷扬,腾起白色雾气,薄雾如同白色云朵将麦积山托举悬浮着,让甫一见其尊容的鱼,不停地顶礼膜拜.朝圣的人流从"瑞應寺"开始,沿着预设的路线走五百米左右,开始登攀.蹬道将鱼带至千佛廊 ...

  • 共修集丨14.你笑起来真好看

    共修集丨14.你笑起来真好看 记得去年站桩时,老师指出的主要问题里有一项是:面部表情凝重.之后每次站桩也都提醒自己,让妻子拍照自查,只见眉头紧锁,面部紧张,单看这张脸,哪有放松之相?再看老师头像的表情 ...

  • 巴中石窟 | 大唐西龛龙日寺

    西龛摩崖造像,坐落在巴中市区城西1公里的凤谷山中的西龛村,此地又称西龛山.西龛现有摩崖窟龛91个,造像2120躯,分布在西龛寺(即佛爷湾).流杯池.龙日寺三地. 编号1-52号分布在山脚之西龛寺.53 ...

  • 喜仁龙镜头下的天龙山石窟

    流失海外一百年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一亮相春晚就引起热议.该佛首1924年被盗,是2020归国的第100件文物. 1922年3月,日本人外村太治郎拍摄的天龙山第8窟. 天龙山第16窟.17窟的 ...

  • 驼山石窟: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

    去岁春节之后,我和老白踏上西行的列车,一路风雪无阻,自郑州至海州,再蜿蜒北上,一路过临沂,到青州.不仅饱览北齐青州造像之绝代风华,也爬驼山,登云门,欣赏了位于山麓之上的石窟造像.比之于存在博物馆华丽灯 ...

  • 麦积山第44窟:过往爱恨成烟雨,徒留微笑驻人间

    麦积山石窟第44窟的主像端庄典雅.和蔼可亲,据考证是武都王元戍仿母亲(西魏皇后乙弗氏)的形象所作的佛像.而在这尊造像的背后却是这位皇后身不由己的一生.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元宝炬在丞相宇文泰的支持下 ...

  • 回眸千年——无锡市书画院麦积山采风写生展

    作品欣赏  展览时间:2月26日-4月10日展览地点:县前西街79号无锡美术馆 王洋 <武山之秋> 油画 80×80cm 1958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

  • 山水中国(55)|万佛微笑麦积山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图文丨管苏清 紫色渐变的天幕中,月亮银色撩人.天水麦积山还没露出容颜,驱车膜拜到得过早了.虽是盛夏,凉风丝丝扑面,不同于江南的暑热. 天水,陌生而生动的地名,僻居甘肃东南一角.天水得 ...

  • 麦积山第147窟:麦积山北朝时期仅见的螺发形佛像

    麦积山石窟第147窟位于西崖东上部,开凿时间约在北魏晚期至西魏早期,窟形为平顶窟.造像现存一身主佛,另有一身塑像仅残余足部. 窟内主佛具有北魏晚期秀骨清像的典型特征.主佛的螺发形在麦积山也不多见,此为 ...

  • 麦积山127特窟:一段凄凉爱情故事的背后

    麦积山石窟的石窟艺术,作为一种宗教艺术,最初源于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对于女孩健康.顺利成长的渴求,用胁侍菩萨立于大佛身旁的位置许可,较多出现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穹凹处.所以最 ...

  • 麦积山123特窟:维摩诘经 · 文殊问疾品

    麦积山123号窟,开凿于西魏时代,平顶方形窟,顶高2.47米,面阔2.45米,进深2.35米,其四周又凿高宽各30厘米的低坛基,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做方形佛座.正壁塑一佛二菩 ...

  • 麦积山第120窟:邂逅北朝的吊带装、手提包

    麦积山石窟第120窟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型石窟,开凿位置在麦积山石窟西区最上层著名的127窟东侧下方,窟为方形平顶窟,窟内三壁各塑坐佛一身, 两侧壁后部各塑菩萨一身,为正壁坐佛的胁侍,前壁门左.右各塑弟 ...

  • 麦积山第20窟:丝丝笑意悦人心

    麦积山第20窟修建于西魏时期,根据窟内形制,主尊应为三世佛.如今未来佛弥勒像已毁,只存正壁坐佛,左.右胁侍菩萨及左壁坐佛各一身. 第20窟与44窟主佛容貌相近,但更趋圆润柔丽,是西魏时期造像的代表洞窟 ...

  • 麦积山第12窟

    第12窟位于麦积山东崖下部,是麦积山北周时期窟龛形制和造像题材保存最完整洞窟之一,明代重新进行了妆彩. 该窟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前壁凿方形甬道,正壁开一圆拱形龛,龛外浮塑尖拱形龛楣,两侧半圆形龛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