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为何送了两个小岛给埃及?
相关推荐
-
民调显示:30%埃及人认为红海的蒂朗和塞纳菲尔两岛属于埃及
据埃及<金字塔>报网站4月26日消息,根据埃及"洞察"民意调查中心就红海的蒂朗和塞纳菲尔两座岛屿归属权进行的民调数据表明,30%的埃及人认为这两座岛的属于埃及,23%的 ...
-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
作为一条国际通航的运河,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条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亚欧两洲路程的运河全程175km,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战略位置,才让它自开通开通以来,一直被当时的英法工业国家所控制,直到 ...
-
一座海岛两国互相谦让,沙特:这岛是你的,埃及:不,这是你的岛
1950年,埃及与沙特签署协议,沙特因此将蒂朗岛交给了埃及:2016年4月,埃及内阁又宣布将蒂朗岛还给沙特,一座海岛两国互相谦让,沙特:这岛是你的,埃及:不,这是你的岛. 蒂朗岛是位于红海北部亚喀巴湾 ...
-
30秒苏伊士运河简史
..................................................................... 公元前1874年\古埃及运河 1789年\法国远征埃及 18 ...
-
新闻分析:沙特向埃及索还红海两岛的希望渺茫
埃及和沙特同属中东地区大国,影响力不可小觑.埃及军力强大,沙特财力雄厚,二者相互倚重,共同抵御来自另一个地区大国伊朗的威胁.自1.25革命后埃及经济发展乏力,民生凋敝,急需地区传统盟友的财力支援,而以 ...
-
改变世界航运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运河地处西奈半岛与非洲大陆的接壤处,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地理要冲,虽然气候并不适合发展农业,却是连接东地中海.中东各个文明的交通要道. 以至于古 ...
-
时代洪流下个体显得多渺小,自身的命运不由己…
(图:pixabay)@冷月如霜:时代洪流下,每个个体显得是多么渺小,自己的命运又是多么的身不由己.今天讲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1967年6月5日,15艘货船从地中海行驶到了埃及北岸.按计划,它们将在接 ...
-
这座岛有何来历?两国谦让66年,沙特:你的岛,埃及:不,是你的
前言 世界各国的之间的博弈,其实就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博弈,不会有国家嫌弃自己的国土面积大,更不会能将自己的国土分割给别国. 可是有这样的一个小岛,却被互相谦让,这就是蒂朗岛,面积约80多平方公里,处在蒂 ...
-
那些看着无助的像个孩子的父母,我送你们两个字“活该”!
几天前在杭州19楼上看到一则新闻. 一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毅然辞去了高薪的高管工作,回家带娃. 网友们炸了,有反对这个妈妈行为的.认为她不应该辞职,全职带娃不好,并列举出了很多全职妈妈的 ...
-
莫言送杨振宁两句打油诗,仅12字大气磅礴,被杨振宁挂在书房多年
广发聚富关注2021-05-13 13:45如果不是都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和杨振宁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但自从莫言在2012年拿下文学奖后,两人就经常被人一起提起,私下也成了好友. 在2013年的一次 ...
-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七)缘分尽了,可三年后竟送来两个孩子
(书接上回) 0 1 原文 倘虑中馈乏人,纳婢可耳.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裳衣,似有佳朕,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 你要是觉得家里没老婆,没人 ...
-
蔡嘉|古人诗意册蔡嘉的图册之前推送过两次...
蔡嘉|古人诗意册 蔡嘉的图册之前推送过两次,是清代名家,与高翔.汪士慎.高凤翰.朱冕等交往,研习诗画于所居"高寒旧馆",时称"五君子".江苏丹阳人,侨居扬州.但 ...
-
送你两套:高手的用药心得感悟!
第一套: 开的药要尽量好喝,才疗效更好.先要自己吃药,明白药之性,调理好自己之身体. 秋宜下药多用,温燥药少用,但因人而异. 秋天霜降后应下气,补药(芪)参之类少用,否则肛气不利. 药其味偏盛,入脏腑 ...
-
“中年危机”怎么破?送你两个字:刷新!越早明白越好
有车有房有工作,有家有口有地位,在年轻人看来,中年人已经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切,所谓"中年危机"纯粹是没事找事. 怎么说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身边很多朋友都面临"中 ...
-
原神:1.6会更新一个节日,同时附带稻妻两座小岛,作为剧情铺垫
派蒙:1.6也就是下下个版本咯?依旧不开放新地图? 冻梨:以下为结合内鬼爆料.游戏NPC对话带上冻梨的一些推测. 先和大家聊聊冻梨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来龙去脉.可莉复刻这一事是国内内鬼玩家推测,随后转告的 ...
-
死亡是自然规律,我们如何才能“向死而生”呢?送你两个建议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怎么办?两个建议,让一辈子更值得!
-
英国在1782年送的两颗榴弹,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原因
英国在1782年送的两颗榴弹,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原因 文 | 就爱说历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其实这句话用在清代朝廷也是合适的,何出此言呢?这还要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中夺得的一件宝贝说起. 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