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外公,我想抓住您的手》

(0)

相关推荐

  • 花椒树下的黎明

    花椒树下的黎明 文/马东峰 太阳还未露出曙光,远处的天色却是清净清亮的,几束扫帚云,懒散的挂在半天里,绘描着初秋.几只鸟匆忙地飞向远方,沒有叫声.邻居家的黄狗,高高翘着顺溜的尾巴,小跑着在田地里穿行. ...

  • 双城 | 马 拉:江北流水

    马拉,1978年生,职业作家.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重要选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余零图残卷><思南& ...

  • 131期/梅笛作品《忆外公》梁剑清读

    ‍ 梁剑说:梅迪先生经常会在群里分享他的诗作,他的诗歌飘逸而富有哲理.今天为大家选读的是另一个版本的梅迪,质朴.自然,一篇回忆他的外公的散文.相信梅迪先生的这篇文章,一定会在许多人的心理引起共鸣,因为 ...

  • 我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

    我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 文/蒋士海 一个亲人的离去,让我们更多的亲人聚集到一起. 一周前的一天,早晨,5:40,表弟打来电话:你大舅没了,走的时候没有痛苦. 走的是我的亲舅,程学义,学义舅算是寿终正寝 ...

  • 星空漫步 || 忆父三十年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很多人和事都已忘却,可对父亲的思念,却一日日浓厚.在梦醒的夜晚,在早起的清晨,父亲仿佛在我身边,一直陪伴着我,让我怀念,让我反思,让我明白,让我前进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如父的姐夫》

    如父的姐夫  人海如潮,有你有我,潮来潮去,遇到不容易.正如麦家说的那样:"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着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q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穿越大顶山》

    穿越大顶山 三月七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我们黄石快乐群一行四十七人,开启了大顶山穿越之行.大顶山穿越是武汉市周边最经典的户外线路,也是新驴练手,老驴练蹄的经典线路.因此,这次穿越吸引了许多新驴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那些年,那些珍贵的书》

    那些年,那些珍贵的书   在我的心底珍藏着三本珍贵的书<写作辞林><中国文学史><青年知识手册>,它们在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第一本珍贵的书<写作辞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我的那些文朋诗友们》

    我的那些文朋诗友们   两年前,我成了一名"乐退族",结束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写作,因此结识了许多文朋诗友.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年味尽在油锅中》

    年味尽在油锅中 在我的家乡张家湖,有"无油炸,不过年,年味尽在油锅中"的俗语.   乡里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仪式感,特别是过年,完全是按照"老祖宗"的那套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挖藕》

    挖藕  那时候,生产队里有三处藕塘.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一处藕塘,两处藕田.   那处藕塘位于黄石工业学校(黄石理工大学的前身)大门口的马路内侧,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藕塘里,水较深,生长的都是开粉红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我的家乡张家湖(又名磁湖),她不仅是鄂东南有名的蔬菜之乡,而且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年味与家乡的风光,一样美不胜收,一样令人怦然心动,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过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干塘》

    干塘  "干塘"是俗语,又叫"干鱼塘",它是我们长江以南一带乡下的说法,就是把鱼塘的水放干后将鱼捕起来.   那时候,生产队里有两口大鱼塘,并排着,一边临着湖,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我的大姐》

    我的大姐   我从未想过死亡会与我如此的接近,我从未想过生命竟如此的脆弱,我从未想过我大姐突然的离世我竟是如此的无力.   我原以为来日是方长的:我原以为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时间与我大姐闲话家常:我原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