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与用方(58)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为小青龙汤适应证之一:“如水与表邪相合而咳,则干呕、发热而悸,小青龙汤。”在经文“干呕、发热而咳”中加一“悸”字。

见表证、发热用小青龙汤似好理解,而无明显表证见心下悸,则不易想到用小青龙汤。

《张氏医通》中载一案:“石顽治包山金孟珍,正月间忽咳吐清痰,咽痛,五六日后大便下瘀,晦血甚多,延至十余日,请治于余。其脉六部皆沉弦而细,此水冷金寒之候也。遂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其血顿止。又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咽痛亦可,而觉心下动悸不宁。询其受病之由,乃醉卧渴引冷饮所致,改用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一剂,悸即止,咳亦大减,但时吐清痰一二口。乃以桂酒制白芍,入真武汤中与之,咳吐俱止,尚觉背微恶寒倦怠,更与附子汤二剂而安。”

本案可谓方随证转之典范,依次使用五方,总不出少阴病、太阳病范围。麻黄附子细辛汤止大便下血,麻黄附子甘草汤止咽痛,小青龙汤止心下动悸,真武汤治咳吐清痰,附子汤治背微恶寒。如此使用经方,值得我们后学者思考。

(0)

相关推荐

  • 麻黄家族

    提起麻黄汤,中医都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可写,但是写到家族,那就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麻黄汤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身体骨节疼,伴有咳喘.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在麻黄汤基础加苍术祛湿散寒,治疗一 ...

  • 那杏仁的功用有几个点需要跟各位同学要分辨...

    那杏仁的功用有几个点需要跟各位同学要分辨一下,因为现在好像一听到杏仁就觉得止咳化痰,这样子就有一点不太完备,所以我要把杏仁临床上的几个点跟大家讲一下.   就是首先中医的历史里头讲得比较仔细的,第一个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网络来源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quo ...

  • 『古方新解』读方与用方:理中丸治疗霍乱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第386条. <伤寒论>第386条和第387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

  • 三、张仲景治疗心下悸的好方茯苓甘草汤

    2017.08.25 <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临床经常见到这类水饮型的胃病,患者 ...

  • 杨兆林经方传承 || 河南商丘张永进:六经辨证治疗心下悸案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 ...

  • 读方与用方(55)小青龙汤治疗内伤病

    小青龙汤治疗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有学者认为,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就是为治疗内伤杂病而设.实际上,内伤病和杂病并不完全等同,<金匮要略>中所治为杂病,与李东 ...

  • 读方与用方(54)小青龙汤治疗痰喘

    小青龙汤治疗痰喘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临证之初,喜读近代医家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有专篇"用小青龙汤治疗外感痰喘之经过及变通用法".文中写道:&qu ...

  • 读方与用方(53)小青龙汤治疗燥咳

    小青龙汤治疗燥咳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当代医家丁光迪制有辛润理肺汤治疗凉燥束肺.气逆干咳者.<中医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金某,女,44岁,南京市人民政府干 ...

  • [转载]读方与用方(49)小青龙汤的加减

    原文地址:读方与用方(49)小青龙汤的加减 原文作者:百草堂堂主 读方与用方(49) 小青龙汤的加减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青龙汤方后有加减法:"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 ...

  • 读方与用方(114)甘草干姜汤治疗血证

    甘草干姜汤治疗血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后世医家每用甘草干姜汤治疗中焦虚寒之血证. 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把理中汤作为治疗"伤胃吐血"之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