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被贬湖北黄州后,黄州的徐郡守虽有监督苏轼的责任,但他认为苏轼是个人才,因而对他很好,任由他自由自在地往来于附近各地。

  有一天,苏轼在东坡雪堂喝得酩酊大醉,糊里糊涂地独自返回住地临皋。他醉醺醺地回到临皋时,早就半夜三更,夜深人静了。这时,他戴的帽子也不知丢到哪去了。只见他披头散发,歪歪斜斜地走到门前,敲了半天门也没开。他侧耳一听,听见家僮鼾声如雷,睡得正香呢。

  于是,苏轼站在门前,对着夜空,放声高唱起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早晨,黄州的大街上就传说苏轼昨夜唱完《临江仙》之后,就把帽子挂在江边树上,乘坐小舟走掉了。徐郡守得知消息,大惊失色,认为在自己管辖的黄州走失了“罪人”苏轼是重大失职,还要被追究责任。为了落实这个消息真实与否,徐郡守赶忙到临皋察看,原来苏轼还酒醉不醒呢。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

  

(0)

相关推荐

  • 临江仙·夜归临皋

    幻境工场童声合唱团 临江仙·夜归临皋 - 幻境工场童声合唱团&李健 词:苏轼(宋) 曲:高旗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

  • 苏轼作一首《临江仙》,本意寄情山水,怎反倒把黄州知州急得跳脚

    某日,黄州城的街头巷尾,传起了一句词: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田间老农,街上孩童,路边小贩,尽皆传唱.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文字,却总能让人产生内心的共鸣. 虽然这首词, ...

  • 苏轼半夜归家却被锁在门外,写首名作令人心疼

    或许是在文学方面太过顺利的缘故,苏轼在仕途上曲折坎坷,蹉跎半生岁月,最终也未能如愿.本不是好酒之人,却与这酒结下半生渊源,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仿佛就是苏轼忘却愁苦的良药,喝了酒便不会再想到仕途上的 ...

  •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云中龙 前天 来自话题 #高雅艺术之家 2.2万篇 赏译木先生部分书画作品, 读到几句话比较入心, 摘禄如下,全当笔记. 气厚则苍,神和乃润. 语言和绘画是人类的两大表达工具, 讲不清楚的画出来, 画 ...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每一个有才有貌的人 顾秋水的NO.436篇原创 By :顾秋水 ▲ 每天一篇原创,顾秋水在他乡与您说晚安! <宋词三百首>中节选了苏轼的几首词,因其年代先后与发表时间,主要节点在苏轼贬谪黄 ...

  • 人到了最后,就只剩下苏轼这一种心情: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相信,每个人都背负着爱与责任,即使有多少痛苦,也需要为所有爱你的人好好活下去.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不足为训,我总觉得他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自己 ...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出自]    北宋  苏轼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 ...

  • 爱唐宋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东坡基本上可以算是被流放到黄州的,所以,他初到黄州,就住 ...

  • 【每日宋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第1200期)

    临江仙·夜归临皋 [北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1.临江仙 ...

  • 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看到苏轼的这两句词,十分 ...

  • 江海寄余生

    人生最大的吊诡,往往是不经意之间的一语成谶. 被贬于黄州的第三年,苏东坡写了一首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 ...

  • 江海寄余生 || 楹联雅集 ||【总335期】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本期作业:以"江海寄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