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而起的“风病”有这么多种!春日谨当防风邪,身体需“内外兼修”

一年四季皆有风,但人们对春天的风似乎格外偏爱。

尤其是经过冬天的蛰伏,春风拂来,大地回暖,泥土化冻,春芽萌动,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风亦有不如意的一面。春风拂面,也可能把脸吹歪;清爽凉风,也会让人头痛欲裂;更别说伤风、惊风、风团、中风……这些因风而起的“风病”了。

春日谨当防风邪。

风为百病之长,最易伤肺

1、风邪致病,最擅“动”

风邪为病,四季常有,而春季更多见。

“风病”起病急,变化快,病位、痛点游走不定。反映在躯体,多为形式多样的“动”。

有的是看得见的动,如四肢抽动、角弓反张、眼皮眨动、面部抽动、口眼歪斜、猝然昏仆等;

有的是看不见却可以感受得到的动,如胃肠蠕动咕咕响、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

还有患者自觉的“动”,如头晕目眩、恶心想吐等。

故古人总结风邪的特点为:性清扬,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

2、在中医古籍中,常用风邪指代一切外邪。这是因为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一来,人体感受风邪的概率最大,由风邪引起的外感病最为多;

二来,风邪常充当其他邪气的先锋,先将人体门户打开一条缝,其他邪气如寒邪、湿邪、热邪等便乘虚而入,紧随其后侵犯人体,威力大增,所以经常会说到风寒、风湿、风热等。

而风邪喜欢侵袭人体的上部和表面。

人体最高处为头面部;脏腑中,肺为华盖,位置最高;体表为皮肤。因此,受风邪通常最先从这三个部位表现出来,证见头痛、咳嗽、起风团、关节肌肉痛等。

风还能吹干水分,吹松土地,因此风邪亦会耗伤津液,使人感觉口渴,又能使毛孔张开,表现为出汗、恶风。

内外兼修,防贼风

中医常说“贼风”,以“贼”为风冠名,一是说风易伤害人体,另一层意思表明风邪伤人时喜欢搞偷袭。针对此,防风邪偷袭,特别讲求内外兼修。

修内功:强卫气,补肺气

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干正。修炼内功,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高效防风的根本之道。

强卫气

《黄帝内经·灵枢》说:营卫之气,自胃而生,从五谷中来。好好吃饭,脾胃功能好,卫气就足,护卫人体的能力也更强。

◆避风汤

食材:防风10克,黄芪15克,瘦肉200克,盐适量。

做法:将瘦肉切大块,与各药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炖1小时,调味即可出锅,趁热食肉喝汤。

功效:养血消风、扶正固表。适用于平素气虚,常日易受风或环境因素难以避免虚邪贼风之人。

补肺气

风邪来犯,首当其冲的是皮肤,从口鼻窍长驱直入。肺司呼吸,主皮毛,开窍于鼻,肺气不足,不仅使人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身体倦怠无力、气短喘促,而且易感外邪,引发疾病。因此,补养肺气,亦可帮助增强抵抗风邪的能力。

◆大枣山药粥

食材:大枣30克,粳米50克,山药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大枣去核,切丁;山药去皮,切丁。粳米洗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药丁;改文火熬煮

成粥,再将大枣倒入;继续煮10分钟,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健脾,气血双补。糖尿病患者慎用。

◆时令水果枇杷

枇杷在秋天开花,冬天孕育,成熟于春天至初夏,被称作“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

练外功:防四风,懂春捂

练外功,就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智慧,即要远离生活中那些危险的“风”。

穿堂风

又称过堂风,指的是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因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穿堂风一般风力强劲又凉爽。尤其在夏天,很多人特别喜欢穿堂风。

然而,老语却说“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因为穿堂风将人体热量过多带走,吹久了,容易使人生病,严重的话, 甚至会致死。

脑后风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后脑是人体最为薄弱且敏感的部位,风邪最容易从这个部位侵犯人体。如果后脑受风,只需几分钟,就可能出现颈项僵硬、头晕头痛、身体发紧等不适。

春天风多,避风的同时,一定要护好脑后、颈项。除春风外,持续的脑后风最常见于夏季的空调。特别是在办公室,如果空调出风口正对着后脑勺,建议围上围巾,戴上帽子,以免风邪侵袭。

3、缝隙风

春天,气温渐渐回升,人们开始愿意打开窗户通风透气。起风时,为防止屋内的物品被吹乱,又保持空气流通,很多人习惯将窗户留一条小小的缝隙。

常言道: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缝隙风”效应类似透镜对光能的集聚。从那条缝隙中放大后吹进来的风,就像尖刀利刺,极易损伤经络和机体,堪称“暗器风”。

有些人一觉醒来,发现脸瘫了,或许就得归咎于这种缝隙风。由于这种风不容易被察觉,人常在不知不觉时中招。

4、汗湿风

运动之后出了一身汗,吹一下风降降温,似乎很舒服。其实,这是致命的享受。

运动时,毛孔腠理开放,难以抵挡风邪入侵,此时吹风,无异于引狼入室,自讨苦吃。 因此,运动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物,避免当风处。

'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与外界相通,肺脏娇嫩,病毒侵入,最先伤的就会是肺部。

来源:山东电视台《大医本草堂》

(0)

相关推荐

  • 《虚邪与正邪》

    题目中的"虚邪"容易理解,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高士宗注此曰:&qu ...

  • 自我康疗16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自我康疗16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地支循环配天干,清浊升降岁运变.天干地支有阴阳,五运六气风水转.上下六合天地人,盛衰盈亏同三参.九宫八卦察正风,四时八节看流年. 虚邪贼风违 ...

  • 风田阮小生:内外兼修,风田2018蓄势腾飞

    众所周知,集成灶品牌企业在目前,基本以浙江为主要生产基地,细分为嵊州和海宁两大地域.但是,每当行业内盘点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异地"的品牌,但却绝不会被遗漏,那就是风田集成灶.与此 ...

  • 身体怕风怕冷是什么病?

    身体怕风.怕冷是人体阳气不足,或者体表阳气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可见于外感病也可见于内伤病,逐一为你详细解析. 外感病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时,人体是可以发热的,但毛孔闭塞,不出汗,在发热的同时会有怕 ...

  • 风引汤治疗Graves病甲亢案 – 经方派

    Z女士,50岁,身高:164cm,体重:78kg 初诊时间:2020年9月26日 主诉:失眠伴心悸烦躁2周.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6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突眼.甲状腺肿.手抖.心悸.汗出甚,查心率:1 ...

  • 黄芪赤风汤用于老年脑病黄芪赤风汤源自王清...

    黄芪赤风汤用于老年脑病 黄芪赤风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药味虽少,然其效精专.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颜乾麟教授根据老年脑病气虚血瘀之病机,运用此方随证加减,获效 ...

  • 黄芪赤风汤用于老年脑病

    黄芪赤风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药味虽少,然其效精专.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颜乾麟教授根据老年脑病气虚血瘀之病机,运用此方随证加减,获效颇佳. 黄芪赤风汤源自王 ...

  • 身体怕风怕冷是什么病?医生归纳出两点,看下文细细道来

    身体怕风怕冷是什么病? 身体怕风怕冷看似很多病都会,但真正归纳起来估计也就两点,一个外因:一个内因. 外来的寒气过重或者体内的寒气过重,都可以表现出怕风怕冷明显.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两个原因. 首先 ...

  • 黄芪赤风汤治疗老年脑病

    ​摘要:黄芪赤风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药味虽少,然其效精专.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颜乾麟教授根据老年脑病气虚血瘀之病机,运用此方随证加减,获效颇佳. 黄芪赤风 ...

  • 风水之道在于治未病

    中医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大概意思是,中医的本质,或者说精髓,是在病情还没出现的时候就预防,或者是把病情扼杀在萌芽阶段,至于治疗已经成形的病情,属于下等医生. ...

  • 齐风敏文《战病歌》欣赏

    战病歌 文:齐风敏    养儿八年突患病 晴天霹雳雷击头 不远万里去看病 处处碰壁无人救 痛哭流涕三月余 擦干眼泪上北京 北京跪求袁教授 一箱药物能救命 吃药如同救命草 感到希望有奔头 儿吃药后反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