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桑 | 如见
相关推荐
-
又该茂兰野梅开
离开茂兰已经有五年多了,每当天寒地冻时,总会想起茂兰的梅香,那种牵肠挂肚,只有游走他乡的山客,才能真正地理解.又是隆冬到,思念意更浓. 在茂兰茂密的森林里,有着太多太多的珍奇,就因为曾经交通不便,那些 ...
-
梅酒制作--夏天不明腹痛的良药
梅酒,酒精成分和梅子的有效成分能起到促进血液流通,调理肠胃的功效,所以可以缓解腹痛.也有人在突发腹痛时将酿好的梅酒当救急药. 梅酒美容液:当皮肤因为干燥.暴晒等原因变得粗糙时,可以用梅酒充当美容液.用 ...
-
作家专栏|饶希良
编者按:这是作者为家乡地方政府扶贫项目所写,饱含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是作者对家乡的一种宣传. 北山青梅 长沙县北山森林公园,这里是青梅的出产地,山青水秀,翠竹迁迁,梅树隐山间,早些年当地人们就是以 ...
-
却把青梅嗅
朋友从南方寄来了一包梅子,好大的包裹,取来打开,但见一只只青梅青莹莹.碧绿绿,睡眼惺忪,仿佛刚从江南的梅雨里醒来,一缕缕清鲜之气.清灵之韵袅袅而起,诱我情思荡漾. 青梅这种龙脑香科青梅属乔木,高大茂盛 ...
-
品梅,如品人生
连续发了三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有博友提到下一步是否写"吃梅"?这倒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路: 把"梅"系列纵向发展. 上小学时,每逢梅雨季节,就会有同学带些&quo ...
-
青梅煮酒过芒种,古诗词中的青梅7首,谈谈青梅的历史
2021-06-04 11:03 华人号:中国文化 诗里青梅七首,青梅煮酒论英雄,可能不是出现在三国,而是宋朝哦 芒种在公历的六月5日或者6日,应对传统农历的四月或者五月,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天的第三个节 ...
-
长风唤起霾开后,再煮青梅酒一瓯
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着电视剧里面的武侠人物,久而久之觉得自己身上仿佛也拥有了一副侠义心肠.看着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和刘备的青梅煮酒,就觉得这个举动充满了豪迈之气,两人席地而坐,共煮一壶青梅酒,把酒话天下,岂 ...
-
东村的梅同题诗专辑
东村的梅同题诗专辑 目 录 在奔向春天的路上,与你不期而遇/绿 妃 被梦叫醒的梅(外二首)/小 语 画 梅(外一首)/长发为君留 东村梅花/韩秀山 梅事三瓣(组诗)/黑 麒 东村梅事/奇 ...
-
倚窗听雨 | 从前是个爱花人
晚饭后,去跑步. 未进公园,总觉得大门口花园中稀稀疏疏的树枝间若有若无的渗着绯红. 黄昏的光线,加上过节的气氛,让我沉迷于人工打造的五彩斑斓中. 虚假遮住了真相的光芒. 心如此粗糙,生活此处,却被这几 ...
-
秦淮桑 | 慢骑驴
慢骑驴 古时人出行,仗剑策马有飒爽少年气,巷陌骑牛有古澹天真气,细雨骑驴有清苦书生气. 清苦一味,在木,曰松,以其终年苍翠经冬不凋:在花,曰梅,以其苔枝缀玉疏影横斜:在禽,曰鹤,以其不入俗尘孤洁自许: ...
-
秦淮桑 | 提灯照花
提灯照花 吴冠中有幅作品,写着"天光化日,提灯觅人",未知所觅者何人,但觉天光化日手提一灯未免多此一举. 灯笼点亮,只宜于夜,夜色如泼墨,一点微光照过来,万事万物交出自身行迹,影影 ...
-
秦淮桑 | 山吹棣棠色
山吹棣棠色 "棣棠"二字,自存古意,其岁华,比覆满青苔的瓦当要老,比嵌在泥墙里的碎瓷片要老,甚至比那穿山而过的溪水还要老. 三月之时,于绿波影里乍见,柔枝披拂,长条垂地,乱花纷纷点 ...
-
秦淮桑 | 活泼泼一段青绿
活泼泼一段青绿 夜里落了雨. 清早推窗见山,满山的云雾浮荡着,姿态是很悠闲的,慢慢地聚拢,又慢慢地散开,从山麓移到山腰,飘飘然,没有一点急促与慌乱. 笼在云雾底下的山,是浥浥如洗的一段空翠. 那些 ...
-
秦淮桑 | 又一村
又 一 村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诗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乡野民风淳朴 ...
-
秦淮桑 | 山音
山 音 图文 | 秦淮桑 山有音,音是清音,澈澈然,悦耳动听,每一种都可以做耳朵的座上宾. 水声自不必说.潺潺,淙淙,一领清溪,出于山涧,流经幽谷,或急或缓,绵绵不绝.水畔菖蒲映带,古木微花,更 ...
-
秦淮桑 | 夏月十二时辰
夏月十二时辰 卯时,汲水 卯时. 破曙. 天边泛起鱼肚白. 井沿湿滑,青苔幽绿. 把吊桶放下去汲水,手握绳索,掂量着力度,一晃荡,再一晃荡,吊桶就沉了下去,打破一镜星月,水花四溅. 而后一截一截收 ...
-
秦淮桑 | 枇杷晚翠
枇 杷 晚 翠 少年读归有光<项脊轩志>,多年后仍记得其中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亭亭如盖"四字里头既有岁月感, ...
-
秦淮桑 | 巷落悠长
巷 落 悠 长 逛了留园出来,近日中,索性就在留园路吃饭. 路边一家餐馆,店面不大,摆着四五张长桌,干净整洁,店家拿了菜单来,我便点了一道笋尖炒肉丝,一碗白米饭.不多久菜端上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