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口述:妃子洗澡从不自己动手,全靠太监帮忙

引言

宦官是我国古代一类十分特殊的官职,他们在宫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服侍皇帝等皇室成员。宦官一职早已出现,据记载《诗经》《周礼》当中就已经出现宦官一词,由此可见至少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宦官的存在。

我们想到宦官时,总会误认为他们都是一群阉人,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东汉之前,宦官群体中只有一部分是阉人,还有一部分是正常的,只是到了东汉之后,宦官群体才均由阉人所担任。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杜绝出现后宫之乱,但我们从史书中的记载可以得知,虽然确实没有发生过这类乱象,但是宦官干政的情况却经常出现。

比如说东汉时期,皇帝为了压制外戚势力而提拔宫内的宦官势力,这间接的导致宦官势力过大,造成宦官集团专政,比如说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常侍之乱,他们在朝中为非作歹,导致全天下人心大乱,最终推向东汉走向灭亡。

除了东汉之外,其他朝代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宦官集团权力过大的情况,有时候会遭到皇权的打压,有时候则是被宦官牵着鼻子走。但我们明显能够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皇权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权力越来越收缩而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少,以至于后世甚至连宰相这一职位都被取消,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的高度集中性。

孙耀庭

在清朝时期最有名的宦官当属李莲英,他虽然也很有权势很有地位,但是已经无法和过去的那些大太监相对比,在老佛爷的面前只能是客客气气尽显奴才本色,再也没办法挑战皇权的尊严。即使宦官能够做到李莲英那个位置,在皇帝面前都还要那么卑微,更别提那些普通的太监了。在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口述中,揭秘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宫中秘史。

这个太监的名字叫做孙耀庭,他活了94岁于1996年去世。他的一生亲眼见证了封建王朝的落日余晖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蓬勃景象,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从他的身上可以发掘出很多晚清宫中历史。

孙耀庭于自己14岁那年入宫,那一年溥仪已经签署了退位诏书,但是溥仪本人和他的妻子等人还住在紫禁城中,宫中仍然在对外招收太监,孙耀庭家里实在是太穷,没有办法才把他送到宫内。当时宫里的很多老太监和宫女知道王朝即将覆灭,经常欺负新来的小太监,偷窃宫中的宝物,孙耀庭每次都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无论什么事情都只能咬咬牙忍下来,因为在这里年纪轻轻的他是没有办法反抗的。

孙耀庭在宫中踏踏实实做事,终于被分到了一个好差事,去服侍溥仪的皇后婉容。据孙耀庭本人回忆,他服侍皇后婉容时是他在宫内最有地位的一段日子,毕竟自己的主子地位尊贵,他也能稍微沾上点光。但是他在外人面前看起来光鲜亮丽,在背后吃的苦不比别人少。由于婉容的地位尊贵,在宫中所有太监宫女都要跪着伺候主子,甚至在服侍的时候不能抬头,不能够让主子觉得不自在。每次洗手的时候,都要跪着把洗脸盆端起来,保持一个最好的角度让婉容皇后使用,否则都会招来一顿毒打。

除此之外,妃子洗澡从不亲自动手,全靠太监帮忙!每一次婉容沐浴时身边总会有一群宫女服侍,从最开始的脱衣服到洗浴再到最后的穿衣服,婉容皇后就只是静静的坐着,一切都由下人处理,而且婉容洗了澡之后,总会一个人站在镜子面前欣赏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只能跪在地上低着头,直到婉容决定穿衣他们才能够站起来继续行动。

总结

孙耀庭服侍婉容的日子只有一年多左右,在这之后他们便被赶出了紫禁城,孙耀庭作为一个阉人在社会上根本没有立足之处,他便和其他被赶出来的太监一同来到了北京的一家寺庙,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孙耀庭在他晚年时写下了一本回忆录,详细记载了他过去在宫中看过的人和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带有人情味的皇宫。在中国古代,宦官一直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群体,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皇宫,晚年却只能够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宫中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宦官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应当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

参考资料:《诗经》《周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