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李多奎自以为是的地方太多,龚云甫也就不尽心指点了”

(0)

相关推荐

  • 老沈聊戏:李多奎的份量

    在京剧行当中,老旦是个非主流行当,老旦扮演的都是老年妇女,而老年妇女在传统老戏中基本上是次要角色,这就决定了老旦演员在科班和剧团中一般不受重视,即便有些老旦任主角的折子戏如<钓金龟>之类, ...

  • 汪侠公谈李多奎与卧云居士:有幸有不幸也

    龚派先进老旦赵静尘,近殁于京魏家胡同私寓,年五十一岁,为票界出身,初习老旦,声调摹龚云甫,时在李多奎之前,唱工做白较李亦殆有过之.赵二十余岁时,在北城天和.得泉各园登场,别号卧云居士,彼时赵因年轻,群 ...

  • 杂谈老旦06李多奎

    杂谈老旦06李多奎

  • 唐鲁孙:吃在老上海

    谈到饮食,北平是累世皇都,上方玉食,自然萃集大成,珍错毕备.中国有句老话,说「吃在广州」.红棉饮馔,羊城烹割,固然精致细腻,可是精则精矣,可是谈不上博.上海自从通商开埠,各地商贾云集,华洋杂处,豪门巨 ...

  • 唐鲁孙:故都的早点

    现在大家一说吃早点,不管是本省(台湾省)同胞,或者是从内陆来台的年轻朋友们,都异口同声说"北平的早点,还不就是烧饼油条豆浆而已".其实细讲起来,北平人早晨的烧饼油条,根本不跟豆浆一 ...

  • 唐鲁孙:北京梨园三大名妈

    北京梨园三大名妈 cxag 2020-12-18 关注 近年来凡是有点名气的歌星或影星都有一位星妈跟出跟进,星妈们照顾明星的饮食起居,帮忙化妆,整理服饰,母女贴心总比外人来得细心周到,原属未可厚非.可 ...

  • 转:唐鲁孙旧文—旧北京梨园知味录

    燕京梨园知味录 故都梨园行,讲究排场,而精于饮馔者,首推温如马连良.马天方教人,坐科富连成,头脑新颖,便捷善辩.渠最爱吃前门外教门馆两益轩之炸烹虾段,每届对虾盛产,必邀朋同往,大嚼一顿.叫此菜时,必特 ...

  • 从前记忆 | 唐鲁孙:元宵和汤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北京街头的元宵摊 元 宵 节 元宵和汤圆 唐鲁孙 刚过农历新年,一眨眼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宋朝时就颇为盛行,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叫"浮圆子",后来才改叫元宵 ...

  • 唐鲁孙:言菊朋的凄凉下场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言菊朋之便装照 前几天言慧珠的嫡传弟子张至云,和一些老朋友凑在一块儿,谈来谈去,就从言少朋.言慧珠谈到言菊朋身上来了. 陈定山先生说:"言菊朋初期,饮誉之盛是超过余叔岩 ...

  • 食|唐鲁孙:煮五香茶叶蛋秘诀

    近年来五香茶叶蛋在市面上可以算是大为流行,郊游旅行,带几枚茶叶蛋,既耐饥又解馋.家里煮点茶叶蛋放着,大人小孩下班放学回家,如果饭菜没烧好,拿两枚出来剥开就吃,而且冷热皆宜. 南北纵贯铁路沿线,从高屏到 ...

  • 唐鲁孙评民国老旦

    ▼ <国剧月刊>第79期登有一篇"回忆龚云甫",让我想起了当年若干老旦行往事.   笔者从小就是戏迷,对于老旦.老生.小丑.小生犹有偏爱.龚云甫是玉器行票友下海,早期戏 ...

  • 唐鲁孙:燕京梨园知味录

    故都梨园行讲究排场,而精于饮馔者,首推温如马连良.马天方教人,坐科富连成,头脑新颖,敏捷善辩.渠最爱吃前门外教门馆两益轩之炸烹虾段,每届对虾盛产,必邀朋同往,大嚼一顿.叫此菜时,必特别关照,用八寸盘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