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宇宙的演化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从整体上看是泡沫状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其间的物质分布也大致均匀。

  1、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霍金:史蒂芬?霍金,广泛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17岁的霍金患病后只能永远坐在轮椅上并且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位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却依靠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关于大爆炸和黑洞的理论。

  2、宇宙的变化发展: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3、宇宙的将来:

  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宇宙演化三阶段: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150亿年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大爆炸的整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突然,这个体积无限小的点在四大皆空的“无”中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人们将大爆炸的瞬间定作宇宙年龄“零”时。

  1、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

  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称为“太初第一秒”。刚刚诞生的宇宙是极其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迅速膨胀,温度急速下降。宇宙年龄为百分之一秒时,温度降到1000亿摄氏度;宇宙年龄为1秒时,温度继续下降,但仍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当时除氢核——质子外,没有任何别的化学元素,只有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成为热平衡状态下的“宇宙汤”。

  2、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

  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在“宇宙汤”中,原先只有中子和质子等基本粒子,在3分钟时中子和质子之比为1:6。随着整个宇宙体系不断膨胀,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化学元素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这一时期还合成了其它轻元素,如氘、氚、锂、铍、硼等,数量较少。各种轻元素的丰度——即与氢的比例在宇宙各处都是一定的。当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摄氏度时,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就结束了。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是没有星体存在。

  3、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

  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生活在这一阶段中。这一阶段起始于温度降到几千摄氏度时,此时上述各种原子核开始与电子结合为中性原子,这一过程称为复合。由于温度的降低,辐射也逐步减弱,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0)

相关推荐

  • 宇宙真的是大爆炸产生的吗?还是无始无终一直存在着?

    "宇宙不到一小时就造出了原子,几百万年就造出了恒星和行星,而造出人类却用了50亿年!"--乔治·伽莫夫 大爆炸宇宙模型告诉我们宇宙是有起源的,万物是经过数亿年的演化发展至今的.而这 ...

  • 宇宙大爆炸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体积的奇点会变成今天的宇宙

    文/姿势分子 目前来说,人们基本相信,我们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38.2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一个没有体积,却有着几乎无限质量.无限温度的奇点,突然爆炸,形成了这个宇宙. 那么,一个没有体积的点,究竟是怎么 ...

  •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从何而来?

    "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对宇宙中所有已知原子进行排序的列表,它本质上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一个窗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谈到化学元素周期表,你是否回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探索宇宙

    宇宙: 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140亿光年). 人类对 ...

  • 重点关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考场答题“杀手锏”

    没收到的小伙伴记得私信我哦! 咳咳! 题外话说得有点多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来谈谈文综的另外两个科目之一的地理. 相对于政治历史,地理是很好学的一门科目,我们在圣湖中也经常能运用到. 比如有关热 ...

  •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梳理解析

    高考复习,我们更多的是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大家对高考地理中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所以今天小室给同学们总结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 ...

  • 地理干货 | 高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高中历史教学 本公众号面向中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广大文史爱好者.旨在丰富广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素材:与全国的一线历史老师交流历史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向广大文史爱好者传播历史知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 ...

  • 干货 | 高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高中史地政 高中文综历史,地理,政治三大学科学习公众号,专为高中文综服务 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给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如果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点熟记于心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月球的自转、公转及日月会合运动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小型的天体系统--地月系: 1.地月系的绕转 严格地讲,地月系的绕转是地球.月球绕其共同质心的转动,而并非是月球绕地心的转动.但因M月=1/81M地,故地月系公共质心位于距地心46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月球的质量、体积、地表特征等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月球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天体,人类的脚步已踏上月球,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科考.有关月球的数字:1.距离:384400KM月地距离的测定可由月球的地平视差(ρ=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恒星的一生

    恒星: 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天体: 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 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天体类型: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