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六
相关推荐
-
卷六(3/3)
邑,罕有知者,后以识胆而去.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 ...
-
周初地理考,6
(十一)古称大夏在河东,太原乃涑域,涑水亦称晋水. 再考证实沈居住在大夏,杜注认为在今天的晋阳县①,服虔却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顾颉刚的<日知录>(卷三十一唐字条) ...
-
周初地理考,8
(十五)舜陟方乃死,即丹朱封国房.葬苍梧在安邑. 那么又为何称其为防山呢?回答是:防.薄二字发声相近,防山就是薄山.不过薄山的意思是山脉的余脉,防山的位置,能不能找到确切的地方呢?答案是很难,考古这门 ...
-
《水经注》卷六汾水、涑水等诸流域及卷七、八济水流域考略(初稿)
<水经注>卷六考略 摘要:<水经注>卷六共涉及汾水. 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涡)水.晋水.湛水共七条.但卷六末湛水条"其为错简无疑[1]".经笔者 ...
-
《水经注》卷六考略
摘要:<水经注>卷六共涉及汾水. 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涡)水.晋水.湛水共七条.但卷六末湛水条"其为错简无疑[1]".经笔者对<水经注>卷一至卷 ...
-
《水经注》里的文峪河------《水经.文水注》考略(卷六)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空间维度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调研及相关考古依据等 ...
-
《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流域新考兼与复旦李晓杰老师商榷
摘要:李晓杰教授等所撰<<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1]>(以下正文中简称为<校笺>),堪为近年来<水经注>新疏之典范,为历史地理学界所 ...
-
《水经注》卷六 北魏郦道元
译文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 ...
-
《水经注》里的姑臧城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 都野泽,王乃昂等认为古都野泽约在今青土湖一带.青土湖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甘肃省民勤县东北70km处,湖区属石羊河干三角洲 ...
-
《水经注》里的合离山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合黎山也. 合离山,<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合黎山.<元和志>卷40张掖县:"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亦作合离山 ...
-
《水经注》里的敦煌
△三危山在敦煌县南.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地名也 ...
-
《水经注》里的积石山
△积石在陇西河关县西南. <山海经>云:山在邓林山东,河所入也. 陇西河关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59年)置.属金城郡.东汉改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曰:"河关,积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