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10、屈原故宅:三闾宅 南阳寺

10、屈原故宅:三闾宅  南阳寺

郑振铎先生在《屈原传》一文中说:“他在汨罗江边一住九年,因为忧愁,身体一天天的坏下去,气色十分的憔悴,常常披散了头发,在江边散步,口里吟诵着诗句,当地人民是很敬爱他的。”

历史记载屈原的居住地在河泊潭玉笥山上。此山有三闾宅。

屈原故宅三闾宅的原始地址清后被附于今屈子祠地,屈子祠地旧名名山,清代名山市、名山河就是其见证。实际上此宅在河泊潭玉笥山上。《湘中记》所云的“屈潭之左”。

河泊潭左山其实是古文献中最早记录为玉笥山的地方,跟今玉笥山同一山系,名山附为玉笥山也有其道理,只是相隔屈原二十多里,左得远了些。1958年围垦屈原农场时,炸开中间周家垅改道今汨罗江(实罗水)后,此山被才今人放入了古史并没有记载过的凤凰山内。

罗含《湘中记》明确记载“屈潭之左玉笥山,屈平之放栖于此。”(古人面南为尊)这是明确记载河泊潭左边为玉笥山的最早文献记录,也是可查玉笥山名的最早记录。因为屈原沉江后,后人把这座山头叫成了南阳故里(屈原故居)。沈亚之《屈原外传》:“原栖玉笥山,作《九歌》。”说明屈原的《九歌》就是在此山上所创作的。

《湘阴县图志》记载“玉笥山有屈原宅,而大洲旧建屈原祠。真德秀《吊屈原赋》所谓“南阳里”也,亦名屈原宅。”此说记载有误。

考历代《汨罗庙记》,南阳名出现在宋代,胡哲云:“正庙在南阳汨罗江。”而汨罗江,宋《方舆》记“沉沙处曰汨罗江。”所以南阳指的是沉沙处,南阳故里指的是屈原故居无疑,说明屈潭之左的玉笥山已经被称为南阳。西山真德秀文:“伊南阳之故里兮,祠妥灵而若存。界一江之相望兮,暮木拱而轮困。”此南阳指屈潭之左玉笥山。因为宋代翁家洲是罗水包围的一片湿地,水中不可能有建庙的条件。图志所说的南阳里,宋代还在玉笥山上。

元致和元年(1328 年),刘行荣《重建忠洁清烈公庙记》:“祠产甚丰,为南阳寺僧所据。泰定甲子(1324  年)州守宋仲仁春卿籍其产归祠,新其殿宇。”

元代汨罗庙在河泊潭的汨罗山上,相隔三十里的翁家港南阳寺如何所据的呢?所以元代的南阳寺在汨罗庙边,就是玉笥山上。

明嘉靖二十年(1541 年),戴嘉猷《重修汨罗庙记》记:“始克修祀事于汨罗。……忠节清烈,如我公是处仅专祠焉,祀废不知几何年矣,……适有以南阳僧舍,数多所宜拆毁,请相去甚迩。遂发公帑馀金,命邑幕袁宪董其役,募夫徙建。”

僧舍指和尚宿舍也指寺庙,数多,又常占汨罗庙祠产,于是决定“拆毁”,公家出资“募夫徙建”。

据《湘阴县图志》记载,南阳寺(沿袭到1958年才拆毁),其地翁家洲在大洲垸内,而大洲垸围垦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其前此处都是水中沙丘,不围垦是无法建寺庙的。因此可以断定南阳寺是明嘉靖二十年迁建到此地的。至于旧南阳寺是否当过屈原祠,元至乾隆年间的历史文献中无任何记载,南阳寺建于何时、迁于何地也没有记载,可见此寺并不太重要。也许在汨罗庙荒废时期临时用过也是有可能的。

宋人彭淮《玉笥山三闾宅》诗云:“吴山烟锁子胥祠,汨罗水绕三闾宅”。指的是汨罗水,就是罗渊之水,今平江河与白塘湖相融合的水面,南北西包围圈。《宋经理汨罗庙记》“两山对峙,一水萦回,是谓汨罗”两山就是汨罗山(凤凰山)对磊石山,汨罗就是汨罗渊。

明代迁建的南阳寺离罗子国都城仅仅1000多米,紧邻大洲彭,又名翁家洲(今汨罗江湿地公园、芈月村),清《湘阴县图志·卷二十二》载:“大洲一名翁家洲,即故南阳里屈原旧祠地也。”“屈原故宅,在翁家洲,今为南阳寺”。

因为南阳寺从玉笥山屈原故宅而来,所以将其“屈原故宅”扁也带了过来。清代传说屈原流放江南时,在此寺里居留。有专家说南阳庙是屈子祠的前身,不知何据。

南阳里与罗子囯城之间还有沧浪河(河市河),为屈原当年行吟处。

根据相关记载南阳寺左前方原有古樟树一株,据传为屈原亲手所植,树老中空,可放入一张八仙桌,容纳四人玩牌。寺右前方有一水井,传为屈原所掘。进寺的正门,照壁上高悬“屈原故宅”巨匾。屈原志记载:南阳寺前、后3栋,成品字形排开。寺前右方一水井,左方一土凼,正中一古樟,樟高三十余米,树干有大洞,人可直立出入其间,相传为屈原亲手所栽,现已被毁。解放后南阳寺改为南阳小学,该寺和古樟古井一直保存到1958年。

1958年围垦,东大堤纵贯而过,将大洲辟成两部分,西边大部分围进垸内,南阳寺所在的东面则被围在大堤之外,因此,寺亦被拆,水井被填,现仅存一土凼,南阳寺现仅存遗址。

(0)

相关推荐

  • 《水经注》里的湘江(六)---《水经.湘水注》略考

    F △又北,沩水从西南来注之. 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迳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 沩水,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qu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屈原庙 屈原墓

    屈原庙 屈原墓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记载:"玉笥山,在县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经其下,有屈潭,亦曰罗渊,屈原放逐自投于此.隋置玉州, 盖以山名.其相连者曰汨罗山,以下临汨罗江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11、沉沙港

    11.沉沙港 <湘阴县图志>载:"湘水又北出白鱼岐十五里,至沉沙港,东会汨水入洞庭." 沉沙港旧时水面宽广,东接汨水.罗水.北流湘江,是一处湘水深潭,周边沙滩水草丰茂,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凤凰台 玉笥山 汨罗山 凤凰山

    9. 凤凰台 玉笥山 汨罗山 凤凰山 <湘中记>:"屈潭之左玉笥山."<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记载:"玉笥山,在县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经其下,有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9、屈子庙

    9.屈子庙 李元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建屈子庙坐落在凤凰山南沿(凤凰玉笥山东),下临河泊潭汨罗江,东纳汨水,西接湘江.全山古木修竹,南拥碧水蓝天,气势宏伟,景色宜人. 屈子庙是由平江籍人士李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8、汨罗书院

    8.汨罗书院  屈子书院 汨罗书院旧建于河泊潭汨罗渊北汨罗山上,前临汨罗江屈原潭,东临玉笥山屈原故居,汉代至清乾隆二十年前,有屈原汨罗庙.屈原墓建在此地.宋大中祥符年间,在汨罗庙东,乡人建浊罗书院.元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7、司马迁垂涕坪

    7.司马迁垂涕坪 <湘阴县图志>记,江潭,<楚辞>:"渔父游于江潭",即此.旧志云:"太史公吊屈原处,今俗名江暮潭,在南阳里东." 南阳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5、屈原塔 招屈亭

    5.屈原塔 招屈亭 相传屈原沉江后,河泊潭渊北曾建有屈原塔和招屈亭,均为屈原的学生宋玉等人所建. 宋玉,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4、盘石马迹

    4.盘石马迹 <湘阴县图志>记:盘石马迹,在川江嘴(今名春江嘴),即古汨罗渊也.<异苑>卷一:"长沙罗县有屈原自投之川,山水明净,异于常处.民为立庙, 在汨潭之西岸侧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2)|磊石山

    2.磊石山 远古的时候洞庭湖里并没有磊石山. 相传黄帝南巡.张乐洞庭之野时,来到凤凰山凤凰台上. <长沙府志>记:"世传轩辕采铜铸鼎,往来此山奏乐.重湖上,凤凰雌雄各六鸣于山,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