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消极思想吗?其实是大智慧

(0)

相关推荐

  • 道德教化是永恒的话题

    作者/怡情而已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 【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 播 读 书 /// 02/05 2021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有一句名言,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概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要像烹小鱼一样谨慎小心,我 ...

  • 《老子》的智慧:无欲,是一种心智的自由

    《老子》的智慧:无欲,是一种心智的自由

  • 书边碎笔:读子悟

    读子悟 鲁人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知使知之. 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由之.知之是生活智慧:后与外是生活态度,是无欲,无欲是无法靠智慧获得的.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子曰 ...

  • 论道

    论道 <道德经>就讲道德两个字.道就是规律和规律的运用,规律就是条件与趋势,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运用,就是满足条件以使趋势成真,满足原因以得到结果.德就是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 ...

  • 老子的思想是消极思想吗?

    老子曰: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则无有." 这句话又是后世批判老子消极的证据之一,他们认为老子这是愚民政策,想要让社会回归原始状态,让人们只知道吃饱 ...

  • 王波|老子、庄子和列子学术思想的探讨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老子>.<庄子>和<列子>前人都认为是道家言.现将对他们学术思想的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一.老子及其<老子&g ...

  • 不要陷入消极思想!!!

    ​受到消极思想扰乱时,就应该想到积极思想.(2.33) 人都是"途中的存在者",容易在途中被不同的对象"染色",所以人需要瑜伽.如果某人长期处于消极思想环境下, ...

  • 老子与哈耶克之自然秩序思想

    老子和哈耶克的自然秩序因其强调自然.自生自发,反对人为设计和政府干预等,常被误解为是一种主张自由放任的自然主义或无政府主义,其实不然.既为秩序,就是一种有规则的状态,在老子那里这一规则就是" ...

  • 周教授讲《老子》—— 尊重个体差异 不统一思想

    我们接着看孟晚舟的光辉思想. 70后觉得80后"不靠谱":80后认为90后"非主流":90后认为00后"二次元". 如果一个家里边有三个孩子 ...

  • 为什么老子推崇无知无欲?

    好像在我们现代人心里,做人做到无知无欲,还有什么意思?真不理解老子还为什么要推崇无知无欲?我的回答是,不用担心!老子的思想里有高超的"知"和升华的"欲":他主张 ...

  • 郑开、曹峰、丁四新:《老子》新知——从文本到思想

    原文载丨<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3期. 摘要:<老子>文本内部容有不同的思想,比如"道德"与"物"的关系有好几种模式,它有多元思考的 ...

  •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道德经第3章

    道德经 第三章 总结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有如下要点: 第一章,道,名,有,无,玄,玄之又玄,皆为客观存在. 1.     道,即道理,道路畅通之理.道路自身的宽窄,曲直,远近,难易等属性,自然而然的 ...

  • 如何理解老子的“谦下、知雄守雌”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24 谦下思想.老子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