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血死证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三十二讲(148)
第三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 ...
-
阳明经上篇[凡外邪初入阳明地界,未离太阳,凈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
太阳与阳明两经各半,谓之合病,两经连串,谓之并病,另自名篇于三阳经后,不在此例,此乃邪入阳明,而太阳将尽未尽之证也.(一)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方.[原文](二)阳 ...
-
【13.21】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
[13.21]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好,所以呢这个,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这个记得一下啊,准备吃补药的脉. 然后呢,再来,男子面色薄者,好,这是一个人类,他的脸色 ...
-
产后亡血传世单方
产后亡血 1.即崩中也.贯众状如刺猬者1个,全用不剉,只揉去毛及花萼,以好醋蘸湿,慢火炙令香熟,候冷为末,空心米饮汤服9克,甚效.(<妇人良方>) 2.莲蓬壳5个,香附60克,各煅研,每服 ...
-
二十、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原文347
二十.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原文347 *腹濡脉虚复厥,,明明阴盛阳微,下之则微阳立消,乌得不死?(顶批) [郑论] 按脉微而厥,明明阴盛,而非阳盛也.阳盛 ...
-
《伤寒悬解》少脏脏病——亡阳死证与阳回不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 ...
-
十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原文58
十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原文58 [郑论] 按汗.吐.下三法,与亡津液,审其别无他苦,但见阴阳自和者,必能自愈.若现有别证,相机治之,便得也. [阐释] ...
-
张玉林:涩脉的亡血失精,和细脉的血不足,有什么区别?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是涩脉.我们先给涩脉下定义,就是往来艰涩,只有这一个因素.滑脉与涩脉就是一个对脉.滑脉是什么?如盘走珠,很流利的感觉.涩脉是一种艰涩的感觉. 脉学著作中论述的涩脉 为什么比较难以理解 ...
-
《伤寒悬解》少阴病——亡阳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 ...
-
48中医脉诊脉舌辨濡脉主亡血伤阴湿
48中医脉诊脉舌辨濡脉主亡血伤阴湿
-
身体强直:葛根汤 大小续命汤 有伤阴亡血之弊?| 唱医雅言痓病门阐释(新书福利大放送)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唱医雅言阐释>,欲知详情,可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 <唱医雅言>痓病门原文 1 痓病证, ...
